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目的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使人的各项能力得到自然的进步与均衡发展,其价值取向属于(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2.“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能够阻断代际传递,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生态功能 D.人口功能
3.格赛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表明,儿童有效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前提条件是( )。
A.遗传素质 B.学习训练
C.指导学习 D.成熟程度
4.三(2)班的一些学生只要作业稍微难一点就望而却步,还有一些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经常叫苦叫累,对此班主任需要在班级加强学生( )。
A.情绪情感的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的教育 D.思维品质的培养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
①学会生存②学会认知③学会做事④学会创造⑤学会共同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6.班主任的影响力除表现职权影响力外,更重要的表现力为( )。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人格影响力 D.知识影响力
7.眼保健操是预防小学生近视的一种保健方法,包括( )。
①挤按晴明穴 ②揉按四百穴
③揉按太阳穴和闭目轮刮眼眶
④揉按涌泉穴 ⑤按揉风池穴
⑥闭目干洗脸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8.教师在课堂上一边讲授一边板书,同时留意学生反应,这种品质属于( )。
A.注意广度 B.注意转移
C.注意分配 D.注意稳定性
9.小军因喜欢班主任王老师,所以喜欢她的课和她组织的各种活动。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A.泛化 B.强化 C.分化 D.消退
10.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静的学生也往往会参与其中。这种行为是( )。
A.服从 B.模仿 C.以众 D.顺从
11.小勇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 )。
A.内部稳定归因 B.外部稳定归因
C.内部、不稳定归因 D.外部、不稳定归
1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
A.全体学生 B.有行为障碍学生
C.学业成绩差的学生 D.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13.因 1918 年出版《课程》一书而被为“现代课程理论开拓者”的学者是( )。
A.杜威 B.博比特 C.查特斯 D.泰勒
14.在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应考虑( )。
A.逻辑顺序 B.心理顺序
C.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D.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
15.老师建立了记录学生学习成就,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续表现,作品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档案袋,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属于( )。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16.赵老师在数学《第一场雪中》时,播放了北方漫天大雪时的视频, 让学生感受下雪场景,他运用的教学手段属于(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17.下列中国古式经典教育名言,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
A.温故而知新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不陵节而施 D.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18.甘小学有计划地将当地民谣融入语文课程,这属于( )。
A.国家课程校本化 B.校本课程开发
C.国家课程地方化 D.地方课程开发
19.集体备课时,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和内容选择上如存在意见分歧, 应首先遵从( )。
A.教材编排 B.课程标准
C.名师经验 D.教学指导
20.作为一种常用的课程教学方法,讲授法的主要局限在于( )。
A.难以呈现系统科学知识 B.难以控制教学时间
C.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D.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
22.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3.简述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步骤。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各州先后颁布相关政令,对学生速纪行为明确处罚原则,如,对学生的惩戒分为 9 个层次,包括训示、学业制裁、短期停学、惩戒性转学等。教育惩戒是我我国中小学管理的敏感区,面对学生违纪行为,惩戒与否,如何惩戒,固惩戒不当带来的后果,都是令学校和老师头疼的问题。因而,许多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不敢采用教育惩成,唯恐由此引起师生冲突、家校矛盾。2020 年,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系统规定了教育惩戒的属性,适用范围及实施的规则、程序、措施、要求等。为实施教育惩戒提供了依据。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的认识。(10 分)
(2)阐述小学教师使用教育惩戒的注意事项。(10 分)
25.材料:
陈老师和王老师在各自班上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喜欢孙悟空,有的……说喜欢唐僧……出乎意料的是,两个班里都有学生说喜欢白骨精,理由是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但是,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却不同。陈老师的回应是:“你的想法很独特,有创意。王老师则反问那个学生:“白骨精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学生想了想,回答法:“坏事。”王老师接着问:“白骨精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做坏事,你也喜欢她吗?”学生红着脸摇了摇头。
问题:
(1)对两位老师不同的理答进行评析。(8 分)
(2)结合材料谈谈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12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共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小题为中文与社会,27小题为数学与科学,28小题为英语,29小题为音乐,30小题为体育,31小题为美术)
2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①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②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用重点从哪些方面着手?(9分)
(2) 如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重难点。(9分)
(3) 谈谈你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诗句的理解,并设计该诗句的教学过程。(22分)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依据课标,简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10分)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2021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凯兴斯坦纳等。
文化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强调教育应围绕文化这一范畴来进行。用“文化”来统筹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人们意识,使其具有自动追求理想目标价值的意志,并使文化有所创造,形成与发展新的文化。
生活本位论教育的目的和受教育者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种观点认为教育是为了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的,或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本身。他们把受教育者学会怎样生活看得尤为重要。
2.D【解析】“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治愚”和“扶智”的根本手段是发展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来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促进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本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离不开劳动力素质提高,科学技术的运用。国家要重视发展推广贫困地区的科学技术和提高人的素质。
3.D【解析】格赛尔提出“成熟势力说”认为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期决定作用,并通过双生子的爬楼实验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
4.B【解析】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题干中“只要作业稍微难一点就望而却步,还有一些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经常叫苦叫累”正是意志不坚定的表现。
5.C【解析】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6.C【解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特征与人格魅力,这些构成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7.B【解析】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8.C【解析】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指的是在一瞬间内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指的是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或活动上的持续时间。注意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注意转移: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题干中的老师“一边讲授一边板书,同时留意学生反应”这正是注意分配的表现。
9.A【解析】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10.C【解析】从众是指个体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原因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分析,而表现出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服从是指个体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被迫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模仿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仿效他人的言行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顺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即接受他人请求,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向他人提出种种要求,希望他人顺从我们的观点和行为,我们自己也经常顺从他人的意愿。
11.A【解析】“自己不够聪明”属于能力大小
12.A【解析】心理辅导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基础目标是学会调适,高级目标是寻求发展。
13.B【解析】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一书出版,标志着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诞生。
14.C【解析】教材编写的原则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15.C【解析】“记录学生学习成就,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续表现”这是体现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因此选过程性评价。
16.B【解析】实物直观:感知实际事物、提供感性材料,它往往不易突出事物的本质因素。模象直观:观察模型与图像,形成感知表象。它可以人为地排除一些无关因素,突出本质要素。言语直观:用语言提供感性材料,是教学中大量采用的直观方式,也是最经济、最方便的方式。题干中“播放了北方漫天大雪时的视频”,教师给学生播放视频属于模象直观。
17.C【解析】表示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能超过学习者的自身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
18.A【解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区别在于课程编制的主体不同,国家课程是国家编制,地方课程为地方教育部门,以此类推。故本题应选择与校本课程有关的。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体现出本学校的宗旨及办学特色,材料并无体现。
19.B【解析】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20.D【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其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讲授法的优点:①学生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③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讲授法的缺点:①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容易束缚学生;②较多地依赖于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
二、简答题
21.【参考答案】(1)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要教育学生热爱学习,勤奋学习;
(4)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反对浪费,提倡节俭;
(5)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
22.【参考答案】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作为老师,我们对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的成败经验:这个效能信息源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效能期望,再辅之正确积极地归因方式,则能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作为老师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在实际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2)间接的替代经验:我们作为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与其水平相当的榜样,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来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替代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对学生予以激励,提升其自我效能感。
(3)言语劝说:对于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谈话法等方法来对其进行言语上的引导,鼓励,进而增加其自我效能感。
(4)情绪唤起: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于自我效能感亦有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种种方式来使得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在积极情绪的影响下,其自我效能感也会增加。
23.【参考答案】(1)发现问题,选定研究主题。
(2)围绕主题,选择合适的方式、制定程序计划。
(3)搜集资料,实施有效措施,做好记录。
(4)回顾汇总,根据信息反馈调整计划,解决问题。
三、材料分析题
24.【参考答案】(1)对教育惩戒这种教育手段,我的认识如下:
第一,教育惩戒只是一种教育手段,但并不是最终的教育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育人。材料中,因为惩戒不当带来的不良后果,恰恰是当事老师误把惩戒做目的,最终结果适得其反。
第二,对学生的教育要坚持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的德育原则。这就要求老师在使用惩戒教育的时候要严慈相济,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第三,对学生的教育要坚持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这要求老师在使用教育惩戒时候,要多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2)对教育惩戒这种教育手段,我的认识如下:
第一,教育惩戒只是一种教育手段,但并不是最终的教育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育人。材料中,因为惩戒不当带来的不良后果,恰恰是当事老师误把惩戒做目的,最终结果适得其反。
第二,对学生的教育要坚持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的德育原则。这就要求老师在使用惩戒教育的时候要严慈相济,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第三,对学生的教育要坚持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这要求老师在使用教育惩戒时候,要多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25.【参考答案】(1)陈老师对于学生的理答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王老师的做法是不恰当的,理由如下:
第一,素质教育观指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材料中,针对学生“喜欢白骨精”这个出乎意料的答案,陈老师鼓励学生的想法独特、有创意,能够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相反,王老师通过不断反问扼杀了学生的新奇想法。
第二,素质教育观指出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教育。材料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答案,陈老师的理答方式侧重于鼓励学生的不同想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精神。相反,王老师引导所有学生朝着所谓的唯一正确答案去思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
第三,新课改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不仅是课程传递与执行的过程,更是生成与开发的过程。材料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答案,陈老师能够打破预设,但是王老师一味盯着着参考答案来,没有根据学生的问题资源对评价做出灵活调整。
(2)教学评价的功能如下:
①激励功能正确的学习评价能够给学生带来成功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欢乐,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这种学习的欢乐和对学习的兴趣正是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另外,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能够引起任课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班级之间、学科之间的横向比较,从而显现出教师、学生、本班、本学科的优势和劣势,看到差距,认识到自己在总体中的相对地位,客观上能起到竞争的作用。
②反馈与诊断功能学生通过评价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诊断学习上存在优势、问题与困难,明确学习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有效,从而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依据。
③发展功能正确的学习评价不仅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长处和潜力,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积极地评价自己,使他们在个性上变得成熟起来。
四、教学设计题
25.【参考答案】
(1)诗歌教学属于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诗歌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学表现形式,无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诗歌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的情感。教师应注意:
①诗歌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诗歌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②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诗歌中的情感是小学生理解的重难点,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
③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④诗歌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⑤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2)教学重点:体会诗中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指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这句诗歌是颈联,它承接“万水”。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景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与学生共同了解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壮举?引发学生讨论,进而引出课题《七律长征》。
二、初读课文
(1)针对学生易读错、易写错、不理解的字词进行强调。如:逶迤、磅礴等。
(2)归纳诗歌的主要内容: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再读感悟
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教师设疑:①朗读这句诗,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这句诗歌的关键词是什么?体现了什么?
明确:暖。“暖”字形象地概括了那种热烈沸腾的景象和战士们胜利、喜悦的心情。寒。“寒”字形象地写出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这一场恶战的艰苦激烈,惊心动魄,写出了红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③一暖一寒的用意是什么?请大家同桌之间进行讨论。明确:“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
④你能否用自己的话语说说你对这两句诗歌的理解?
明确: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暗示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暗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⑤(课件出示:飞夺泸定桥和巧夺金沙江)大家想象,此时此刻,战士们心里又有怎样的感觉?
明确: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们分享
⑥这两句诗歌用到的哪些手法?
明确:这两句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气概。同时运用了对偶,句式整齐对称,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想象法。
四、品读:结合多媒体展示的红军长征的视频,谈谈你对长征的理解和感悟。
五、小结:学生汇报本节课收获,教师进行提问总结。
六、作业:尝试背诵整首诗歌
七、板书:
长征
金沙水拍云崖暖——暖——胜利、喜悦的心情
大渡桥横铁索寒——寒——英勇、顽强的精神
26.【参考答案】(1)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
①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②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③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④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⑤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⑥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
⑦教学中应当注意几个关系:“预设”和“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点间距离的概念,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等活动, 动手操作的能力,合情推理的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广泛的应用价值。
(3)新授环节
一、创设情境,得出猜想
1.出示情境图。“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线,走哪条路最近?你是怎样想的?(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2.请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
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猜想:小明家直接到学校的这条路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而从小明家到邮局再到学校的这条路线是三角形两条边的和,从小明家到商店再到学校的这条路线也是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因此是否有:三角形任意两条边长度的和一定比第三边大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出认识的生活情景,很自然的引入课题,容易产生亲近感。但后来的知识障碍让学生感到用以前的知识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必须用一种新的知识来解决,从而激发求知欲望,为下一步的探索新知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准备好的四根小棒(长度分别为3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和一张表格,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1)任意选择三根小棒 ,动手操作,看能否围成三角形;(2)同桌合作,一人操作,一人填写表格,做好记录;(3)进行四次实验。
教师提问:观察填写的表格,发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用不能围成的一组数据,如“3、4、8”举一例:3+8\\u003e4,那为什么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进而对结论进行完善: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验证结论。这个结论全面吗?是否适合任何一个三角形呢?请同学们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三边的长度,验证一下。
师生共同总结: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师板书)。
【设计意图】设置操作环节,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自主发现知识的快乐,学生亲身经历猜想-试验—验证等环节,发展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