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听力讲座(lecture)涉及上课的真实场景,话题包罗万象,有历史、文学、绘画、地质、物理、化学、天文、动物、教育、心理等学科,在5分钟时间内,教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提问得热火朝天,信息量不是一般的多。刚接触托福听力的同学,遇到lecture都会心惊胆战,为了做好后面的6道题,有的同学奋笔疾书,恨不得把听到的每个词都用笔记下来,有的同学闭着眼睛张着耳朵听,恨不得把听到的每个音都用脑子记下来,还有同学听到不太懂的地方,心灰意冷,内心崩溃,觉得竟然有没听懂的地方,肯定完了。当听完一篇lecture后,出现以上情况的同学,如果遇到老师的提问 “这位同学,你说一下这篇lecture在讲什么,讲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呢”,多半是说的吞吞吐吐。为什么?因为这些同学没有做到边听边抓到重点,自然就回答不出来老师的问题。
听力lecture不需要我们记下所有信息,只需要我们在听懂的基础上记下重点信息即可。那什么是重点信息?我们又如何知道何时会出现重点信息?知道之后又该如何记录呢?下面我们以TPO18 Lecture 3 Spices香料为例,来讲解一下如何抓住重点信息的问题。在这篇讲座里,教授先给出香料的定义,然后设问:为什么中世纪的欧洲社会那么痴迷香料,教授给出三个原因:因为香料贵 (cost & rarity)、异域情调 (exotic taste & fragrance)、来源神秘(mysterious origins) 。教授在阐述第三个原因时可谓是声情并茂、口吐珠玑、舌灿莲花,很多同学都会折在这块内容上,不知道教授在讲什么。遇到文采飞扬或者晦涩难懂的段落,我们不需要100%理解并记住,我们只需要搞清楚这段内容围绕什么来讲、讲了几个层面的细节即可。那么,有没有一些技巧或线索来帮助我们判断大致内容呢?答案是肯定的。
教授讲课思路和语言都非常清晰,经常采用“总分”或者“总分总”的格式,所以我们在听的时候,要学会辨认并留意总起性的句子,这对我们理解并记录一段话的重点帮助很大。下面红颜色的句子是总起性句子,概括性非常强,通常带有 ”so, not just…”等信号词来表述一个总的观点。我们看具体分析:“So these spices took on an air of mystery. Their origins were shrouded in exotic travels. They had the allure of the unknown, of wild places. Myths grew up of fantasy lands, magical faraway places made entirely of food and spices. ”
教授前面先讲述由于罗马帝国覆灭,香料的直接贸易中断,取而代之的是间接贸易,随后教授使用so做总结,所以香料披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So these spices took on an air of mystery),这句话意思不难理解,反而是后面的内容教授描述得很有文采,增加了理解难度。如果我们能很快判断出这是总起性句子,就能马上意识到后面会出现“分”的内容。无论教授描述多少个“分”,所有这些“分”都是从不同角度来支持“总”的:香料很神秘。所以我们在听“分”的时候,即使不能完全明白句子意思,但只要抓到一些关键词尤其是名词,我们就已经做到了准确快速地抓住细节信息,并且能很快概括出这段话的主要内容,香料很神秘:来源、诱惑力、神话,相应地,笔记只需记录几个关键词即可:mystery: origins, allure, myths.
通过以上讲解,希望同学们在听听力时不要盲目记录单词。“总分”或“总分总”格式的段落是常见的段落展开套路,同学们先把这种结构听熟练,遇到“总”的句子能根据信号词、上下文或者语义快速做出判断,这样后面的内容听起来会省劲不少,就算遇到不太理解的内容,同学们也能根据“总分”结构做合理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