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结巴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
孩子上课走神怎么办 如何集中注意力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突然变成了“小结巴”,说话磕磕绊绊、拖拖拉拉的。生怕他长大后也这样。
为什么从小发育很好的孩子,突然就“结巴” 了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结巴(口吃):
- ①结巴是怎么回事?
- ②为什么会这样?
- ③有哪些不良影响?
- ④什么情况下需要看医生?
1、说话卡壳就是结巴?
我们大人有时候紧张也会说话卡壳,但孩子结巴可不仅是卡壳这么简单的。
“结巴”,在医学上被成为“口吃”。多见于2-5岁语言处于快速发育的宝宝。口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医学问题,属于语言流畅性障碍的范畴。
一开始可能只是说话困难,包括停顿、重复之前的话。这种现象是暂时的。但紧张和兴奋会加剧这种说话困难,如果不及时处理,长此以往,就可能发展成口吃。
2、孩子为什么会口吃呢?
- 01. 紧张
紧张是最常见的原因。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或心切,将使宝宝长期处于恐惧、焦虑、紧张的情绪中,大大增加口吃的风险。
宝宝处在说话能力的发展阶段时,如果经常受到惊吓、严厉惩罚或责备,就会不敢说话,或说话时战战兢兢,造成精神性口吃。
精神性口吃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 02. 语言表达发育慢一些,有暂时的表达障碍
婴幼儿阶段,宝宝的语言功能正处于快速发育过程中,说话时容易出现迟疑不决、重复。
因为说话需要神经冲动传导与发音器官的协调配合,一旦配合不协调,就表现为口吃。
这种现象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自然表现,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
此种口吃的病因不明,可能与大脑对言语器官的支配不协调、不正确的模仿、遗传等因素有关,也可能与皮质运动、感觉及小脑区域被激活有关。
- 03. 神经精神因素
在某些口吃儿童的大脑中,处理语言的大脑区域可能与正常儿童有些差别,有可能干扰到大脑与控制发声的肌肉之间的信息传递。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常表现为首字难发、语句中断或语调重复导致说话不流畅。
病情较重者,说话时伴有皱眉、面肌抽搐、摆动手臂等现象,讲话时情绪常较紧张。
另外,有近60%的口吃儿童,有口吃家族史。
口吃也可能是其他神经精神疾病的症状之一。
也有个别宝宝开始是模仿他人结巴,结果形成习惯,难以纠正。
3、除了说话不流畅,口吃对孩子还有这些影响?
口吃对儿童的影响往往会持续一生,如果不加以合理干预,很可能是不可逆的。
- 01. 语言表达异常
口吃儿童为了减少口吃发生,常常出现换词、目光回避、迂回表达、简化,造成表达意思不完善或扭曲。
- 02.心理影响
大部分口吃儿童的困扰往往是心理影响远远大于表达不流畅的影响。口吃造成儿童缺乏自信,回避社交,甚至拒绝解释与沟通。
- 03. 性格影响
许多口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儿童长大后会伴随严重的性格偏执、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抑郁等精神问题。
4、这些情况下需要看医生
幼儿期正在学习说话的孩子,发现有“口吃”现象不一定是真正的口吃。可以先观察。并采用减轻心理压力、开展简单的对话训练等帮助孩改善克服。
但如果孩子已经快3岁了,口吃超过了3个月,可以考虑去语言发育专科医院做一次语言发育评估。
在经过精准的语言发育评估后,如果有必要,可以在言语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矫正。
孩子上课走神怎么办,如何集中注意力
很多孩子在上课的时候总是爱走神,那么,孩子上课走神怎么办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上课走神怎么办
如果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按量完成功课、贪玩等,家长就要督促孩子到时间应该自觉学习,养成孩子自觉自律的读书学习习惯。
学习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几种学科交替进行的方式,减轻部分大脑的负担,使两边的大脑可以轮流休息,延缓疲劳的出现。
将需要学习的材料分成若干个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学,掌握了前一部分,再学后一部分,依次学完,最后再进行总的复习。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学习成绩差,有畏难情绪的孩子,可以使孩子看到成绩,树立信心。
在孩子面前,家长不要以为给了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孩子就应该满足,其并不是这样的,有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他们更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帮助,更需要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更需要鼓励和表扬,让孩子真正相信自己的能力,让孩子更加自信!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自信,孩子才能够对自己更加自信起来!有了自信心,孩子才能够更好的为自己打气、加油、努力学习。
孩子上课走神的原因
通常来说,孩子上课总是走神,大致有这样几个原因:
对某一科目没兴趣,比如,孩子不喜欢数学,上数学课时就可能心猿意马。
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就会产生烦躁,继而注意力分散。
头一天没有睡好或睡得太晚,睡眠不足,第二天精神萎靡,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教室外面有更吸引孩子的事情,孩子的注意力受到了干扰,上课三心二意。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上课走神
针对孩子对某一学科目不感兴趣的情况,家长首先不要强迫孩子去学。家长可以对孩子说:“既然你对这门课不感兴趣,我也不要求你学多好,只要你上课好好听讲,回家及时做作业,我就很高兴了,我不要求你考多少分。”
孩子没有家长的压力,就不会那么反感这门功课了。当孩子考试成绩提高时,家长在肯定孩子的同时,鼓励他再努力一点,争取再提高几分,这样一步步地,孩子就会产生成就感,就容易对不感兴趣的科目产生兴趣。
针对孩子听不懂老师所讲内容的情况,家长要督促孩子提前预习。每天孩子放学,做完作业后,家长应提醒孩子预习第二天老师要讲的内容。在预习中,让孩子把不懂的地方做出标记,当老师讲课时,要集中注意力去听。若还听不懂,要鼓励孩子举手提问,或下课后请教老师。
针对孩子睡眠不足的情况,家长要注意两点:第一,制定作息时间表,让孩子每天按时睡觉;第二,孩子睡觉后,家长如果没睡,一定要注意保持安静,切不可吵到孩子。有些家长在家打麻将打通宵,吵吵闹闹的,孩子的睡眠质量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