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发出内部信,宣布公司升级“多元化治理”体系,任命戴珊和蒋凡分别负责新设立的“中国数字商业”和“海外数字商业”两大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双11结束后进行架构调整和人才盘点,一直是阿里的传统,但今年的调整超出了一般人事调整的范畴。 新升级的“多元化治理”作为阿里推行的新组织战略,无疑是本次调整的关键。 张勇在内部信中解释,进行多元化治理体系升级,是为了在各个业务领域用更清晰的战略蓝图、更敏捷的组织面向未来,真正创造长期价值。
在此之前,阿里“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战略已经为人所知。得益于这一中台战略,一系列新业务不断涌现,让阿里逐渐形成多业务引擎驱动未来增长的格局。 然而,伴随着大形势的快速变化,组织战略的升级似乎也迫在眉睫。当互联网结束野蛮增长期,阿里也正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竞争形势,如何通过治理方式的探索帮助企业面向未来,早已成为这家企业新的课题。
多元化治理是这家企业给出的最新解法。新治理体系背后,是阿里希望用生产关系的先进性来驱动先进生产力的释放,用组织的创新去驱动业务的创新。 但外界好奇的是,阿里新的生产关系为何是多元化治理?多元化治理对阿里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1、从中台战略到多元化治理在中国互联网领域,阿里是少有的始终强调组织重要性的企业。 早在2015年的一次讲话中,张勇就曾认为,一切商业竞争,到最后都会变成组织的竞争。为了贯彻一理念,阿里自2015年起开始推行“大中台,小前台”的中台战略。这一组织战略,一度成为前一阶段阿里建立多引擎增长模型的关键。 对于新业务,发展初期往往需要大量打地基似的基础工作。地基不牢,后续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然而,对于企业内的新生小团队,能调动的资源往往有限,组织层面的阻碍,让很多业务死在了0-1的基础流程中。
彼时的中台战略正是希望解决这样的痼疾。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台战略在当时的历史时期确实充当了重要角色,不少业务由此轻装上阵,快速进入了发展快轨。 包括闲鱼、菜鸟、阿里云、盒马、天猫精灵、淘菜菜等一系列业务都是在大中台战略下,得以迈入高速发展期。
然而,随着新业务逐渐成型,阿里也变成了日益庞大繁杂的组织。在这个庞大组织里,每个业务不仅特性不同,赛道完全不一样,且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历史阶段也不一样。如果全都通盘考虑,很难兼顾到各个业务的发展。 阿里巴巴必须针对新的市场环境,作出主动变革。在阿里内部,越来越多的呼声认为,更敏捷独立的决策机制,能够更好应对市场挑战,而这与张勇的治理思路也不谋而合。这也是多元化治理最终成为阿里新组织战略的重要原因。
对于阿里而言,新的组织战略显然不是对前一阶段中台战略的全盘否定,而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前一阶段组织战略的自然延伸。
中台在阿里依旧存在。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内部负责客户体验的CCO体系、负责风险管控的CRO体系等多个中台体系依旧按需保留,只是相对以前有所打薄。中台打薄后,将进一步提升阿里整个组织的运行效能,并更好地调动各个业务线的积极性。各个业务也将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客户导向,增强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
2、构建敏捷组织是一以贯之的主线由此可见,阿里的组织战略充满继承性与迭代性。不仅如此,其组织战略实则有一条主线。张勇曾在2015年的一次讲话中表示,要思考怎样能够让组织行动力更快一点,更敏捷一点,像豹子一样敏捷。 “敏捷度首先是嗅觉,我们怎么样闻到市场的变化、闻到客户需求的变化、闻到竞争对手的变化,我们怎么样能够快速反应,怎么样能够一击致命、一击见血”,张勇说。
然而,如果止于人事层面,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达到让组织更为敏捷的目的。只有从生产关系层面着手,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核心。 事实上,对于企业而言,一旦涉及战略选择,生产力发展一定跟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有关系,人是生产要素中的核心部分。要选择生产力发展的赛道,最终离不开生产关系的建设,离不开整个人的建设。
而以生产关系调整促进生产力释放,是张勇进行阿里巴巴组织设计的一贯理念。在这样的理念下,让组织更为敏捷,或许才是阿里所有组织调整的真正主线。 在本次调整中也可见一斑。 多元化治理的本质,在于企业从单业务到多业务过程中,让每个业务站在自身可持续发展、客户价值、对标市场的角度,考虑客户定位及面向客户如何做取舍。 当每个业务都开始为自己而战,组织的敏捷度也将大大提升。
这在当前的形势下显得更为重要。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复杂的社会大形势,考验着企业的应对能力。 尤其最近一年,整个互联网行业都面临巨大挑战,提升组织敏捷度的多元化治理体系,或许将为阿里的战略落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加码推进内需、全球化、云计算三大战略
组织调整并不是为了调整而调整。一直以来,组织为战略服务,是阿里巴巴组织建设的鲜明特点。 这一次调整也不例外。多元化治理体系的升级,最终是希望通过更敏捷的组织战略,保证阿里内需、全球化、云计算三大战略的落地——这也是阿里面向未来的战略。 在中台组织战略下,三大战略形成的业务板块已经初步成型,不过业务层面的初步成型,并不能代替顶层设计。 在本次调整中,升级多元化治理体系的同时,还在多元化治理体系下,进一步设立了两大新板块:新设立的中国数字商业板块聚焦内需,海外数字商业板块发力全球化。
由此,新板块的设立,以及各个板块的多元化治理,将共同服务于三大战略的进一步落地。 其中,中国数字商业板块的设立,打破了阿里内部消费者业务与B端业务的界限。零售与商贸的边界被打破,背后是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阿里的商业能力将更好提升供给侧效率,服务实体经济,打造高质量增长。 海外数字商业板块则聚焦于更高速的增长。过去几年,阿里巴巴海外市场增长迅速,海外年度活跃消费者已达2.85亿,但距离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公司,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此,我们需要形成面向海外市场的整体战略蓝图和组织保障,坚定前行”,张勇在内部信中表示。 可以看出,阿里的这一系列组织调整背后,是阿里及其掌舵人张勇对于企业战略的思考。
多年来,在张勇执掌下,阿里正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全方位的变革,让组织更敏捷。而强大的组织能力,为战略的落地提供了坚实保证。与以往的组织调整一样,这次调整依旧与自身的战略和业务密切结合,有望推动公司下一阶段的持续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