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专业斯坦尼康的解放天性
天性这个术语是斯坦尼提出来的,斯坦尼创造了“体系”,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真实的表演,这和当年俄国的戏剧环境有关,因为舞台上充斥了虚假的表演,和中国现在的戏剧环境有许多相似,但是如何做到真实的表演呢,有过表演经验的人都了解其中的困难,初次登台的人,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到了舞台上就十分别扭、虚假。于是,斯坦尼提出了他对表演的追求,就是天性指导下的下意识的表演。
每个人都具有完成整个人类的可能性和基础因素,是解放天性下一步的问题,如果这句话的意思是指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扮演其他角色。
真实,体验,天性全都是很大的话题。
我们前面说到天性(nature),个人认为可以分为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对于生理上来说,简单的说是我们日常的动作生活形成了模式,就像某些芭蕾舞演员,他一走路你就看出来他是跳舞的,他只习惯作类似于芭蕾的动作。
戏剧学院有很多老师为了让演员能演更多的角色,就交给他更多的角色模式,这可以认为是丰富模式,这种方法是戏曲的表演方式,后果就是现代戏剧不像戏曲只有几十个模式,而且这些学会的模式又是陈词滥调。比如一个演员训练过舞蹈,受过斯坦尼训练,这两种训练都有会形成模式,而且这些学会的模式又是陈词滥调,不是指戏曲,这是两种美学系统。这两种训练对演员都是有好处的,但是又都会形成模式,于是就需要方法来打破这种模式。
然后说说心理上的,心理上天性的束缚是更难解掉的,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有很好的天性,他们从来不掩饰自己,所有的感情都很真实的。
先讨论模式问题,应该说不是任由发挥。我们可以这样剖析创造角色的过程,一种是:我演一个“军人”,于是我看看我的角色模式库里有什么是军人的模式,果断,坚强,行动迅速……于是我就拿出来运用,这是一种方式。
但是,虽然有供同的特征,军人仍然是千差万别的,于是有些艺术家不满足这种模式化的创造,他们需要的是鲜活的角色,怎样做呢?融入更多其它的元素进去,比如军人的怯懦,柔情……
这需要“打破模式”。模式并不是一个坏的词,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审美方式,京剧的生旦净末我们叫做程式,但是其实也都是一种模式,说我们现在讨论的打破模式,也不是就是要因材施教,是不同的艺术样式有不同的审美,但是如果是追求真实感的演出都是模式化的表演你喜欢吗?打破模式是给与演员一张白纸更形象一些,如果你用素材这个词,那么素材是指颜色和画笔,而不是指被画的东西,是的,但是最后的作品仍然是有色彩的。但是这种色彩是在探索中创造。简单的说,如果一个演员平时总是松松垮垮的站着,就不能演站得很直的人,但是如果你只是训练他能够站得很直,下次遇到新的角色就有新的问题。
回来说天性的心理方面,我们小时候心灵都是很自由的,但是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在社会中生存必须学会很多社会规则,当我们长大之后心灵就会有很多束缚,这个能做,那个不能做,这在生活中是有必要的,但是到了创造角色时候就成了束缚。
还有些演员觉得在舞台上这些能做,那些不能做,因为社会觉得这是不好的,而我们接受这种规则,但是有些角色是不接受的,在社会上接受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演戏的时候就是问题,这种规则的束缚就是对天性的束缚,叉开双腿比较容易,更难的是揭露自己的内心深处,有很多演员觉得自己在舞台上连裤子都敢脱,有什么天性不敢解放的,但是当需要暴露他的内心的时候,她不敢了。
人类有许多内心的脆弱是不敢暴露出来的。最后提一句,一般来说,解放天性的训练最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一般来说,你如果跟演员说,我们来解放天性了,后面他们常会给你展示我是多么的解放,这就造成了天性的束缚,比如一个人有希望别人觉得他很勇敢,他就不愿意把自己胆怯的一面暴露出来,小丑训练是解放天性的很好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