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管理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模式反映了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或各元素(工作部门或管理人员)之间的组织关系(指令关系),它可用组织结构图来描述。
常用的组织结构模式包括职能组织结构、线性组织结构和矩阵组织结构等。
2施工项目经理的任务项目经理在承担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当按照建筑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与本企业法定代表人签订项目承包合同,并在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范围内,行使管理权力,包括:
①组织项目管理班子;
②以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代表身份处理与所承担的工程项目有关的外部关系,受托签署有关合同;
③指挥工程项目建设的生产经营活动,调配并管理进入工程项目的人力、资金、物资、机械设备等生产要素;
④选择施工作业队伍;进行合理的经济分配;
⑤企业法定代表人授予的其他管理权力。
项目经理的任务包括项目的行政管理和项目管理两个方面。其在项目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三控三管一协调。即:
①施工成本控制;
②施工进度控制;
③施工质量控制;
④施工安全管理;
⑤工程合同管理;
⑥工程信息管理;
⑦工程组织与协调。
3施工项目经理的职责和权限
项目经理应履行下列职责:
(1)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中规定的职责;
(2)工程质量安全责任承诺书中应履行的职责;
(3)组织或参与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对项目目标进行系统管理;
(4)主持制定并落实质量、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方案,负责相关的组织协调工作;
(5)对各类资源进行质量管控和动态管理;
(6)对进场的机械、设备、工器具的安全、质量使用进行监控;
(7)建立各类专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8)制定有效的安全、文明和环境保护措施并组织实施;
(9)组织或参与评价项目管理绩效;
(10)进行授权范围的任务分解和利益分配;
(11)按规定完善工程资料,规范工程档案文件,准备工程结算和竣工资料,参与工程竣工验收;
(12)接受审计,处理项目管理机构解体的善后工作;
(13)协助和配合组织进行项目检查、鉴定和评奖申报;
(14)配合组织完善缺陷责任期的相关工作。
项目经理应具有下列权限:
(1)参与项目招标、投标和合同签订;
(2)参与组建项目管理机构;
(3)参与组织对项目各阶段的重大决策;
(4)主持项目管理机构工作;
(5)决定授权范围内的项目资源使用;
(6)在组织制度的框架下制定项目管理机构管理制度;
(7)参与选择并直接管理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人;
(8)参与选择大宗资源的供应单位;
(9)在授权范围内与项目相关方进行直接沟通;
(10)法定代表人和组织授予的其他权利。
4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的组成与计算
按照费用构成要素划分: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和税金。
按照工程造价形成划分: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组成。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包含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和利润。
5施工成本计划的类型
竞争性成本计划是工程项目投标及签订合同阶段的估算成本计划;
指导性成本计划是选派项目经理阶段的预算成本计划,是项目经理的责任成本目标;
实施性成本计划是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预算成本计划。
竞争性计划成本带有成本战略的性质,指导性计划成本和实施性计划成本都是战略性成本计划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
6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
(1)将成本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企业管理费等,按施工成本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2)将总成本分解到单项、单位工程中,再进一步分解到分部、分项工程,按子项目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3)按工程进度的施工成本计划,通常可利用控制项目进度的网络图进一步扩充而得。
7工程进度控制的任务
业主方进度控制的任务是控制整个项目实施阶段的进度;
设计方进度控制的任务是依据设计任务委托合同对设计工作进度的要求控制设计工作进度;
施工方进度控制的任务是依据施工任务承包合同对施工进度的要求控制施工工作进度;
供货方进度控制的任务是依据供货合同对供货的要求控制供货工作进度。
8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质量保证体系是为了保证某项产品或某项服务能满足给定的质量要求的体系,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建立的组织结构系统、管理制度办法、实施计划方案和必要的物质条件组成的整体。
质量保证体系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系统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在合同环境中,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可以向建设单位(业主)证明,施工单位具有足够的管理和技术上的能力,保证全部施工是在严格的质量管理中完成的,从而取得建设单位(业主)的信任。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包括:项目施工质量目标、项目施工质量计划、思想保证体系、组织保证体系、工作保证体系。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以质量计划为主线,以过程管理为重心,按照PDCA循环的原理,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的步骤展开。
9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和一般方法
(1)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质量控制。
(2)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分为共同性依据和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
(3)施工质量控制的一般方法包括质量文件审核和现场质量检查。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包括:①开工前的检查;②工序交接检查;③隐蔽工程的检查;④停工后复工的检查;⑤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的检查以及成品保护的检查。
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目测法、实测法和试验法。试验法又分为理化试验和无损检测。
10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
施工企业的主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政府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措施计划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制度、严重危及施工安全的工艺、设备、材料淘汰制度、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三同时”制度、安全预评价制度、工伤和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
施工企业进行生产前,应当依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向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一般包括对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
11施工发承包的主要类型
(1)施工平行发承包模式:施工平行发承包,是指发包方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项目进展情况和控制目标的要求等因素,按照一定的原则将施工任务分解发包给不同的施工单位的发包模式。
(2)施工总承包模式:施工总承包,是指发包人将全部施工任务发包给一个施工单位或施工联合体。施工总承包合同一般实行总价合同。
(3)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施工总承包管理,是指业主与一个单位或联合体签订施工总承包管理协议,由其负责整个项目的施工组织与管理。一般情况下,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不参与具体工程的施工,具体工程的施工需要再进行分包单位的招标与发包,由分包商来完成。
施工总承包管理与施工总承包模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工作开展程序、合同关系、对分包单位的选择和认可、对分包单位的付款、合同价格等方面,相同之处在于承担的责任、义务,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和服务等。
12施工承包合同的主要内容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通用合同条款”主要内容包括:
①词语定义与解释,明确了监理人的概念;
②发包人与承包人的责任与义务;
③进度控制条款,包括进度计划、开工日期与工期、工期调整、暂停施工;
④质量控制条款,包括承包人的质量管理与检查、监理人的质量检查、隐蔽部位覆盖前的检查、清除不合格工程、试验和检验;
⑤费用控制条款,包括预付款、工程进度付款、质量保证金、竣工结算、最终结清;
⑥竣工验收条款,包括竣工验收申请报告、验收、施工期运行、试运行、竣工清场、施工队伍的撤离;
⑦缺陷责任与保修责任条款,包括缺陷责任期的起算时间、缺陷责任、缺陷责任期的延长、进一步试验和试运行、缺陷责任期终止证书、保修责任。
“通用合同条款”可通过“专用合同条款”进行补充、细化,但不得与“通用合同条款”强制性规定相抵触。
13物资采购合同的主要内容
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物资包括建筑材料(含构配件)和设备等。相应地,物资采购合同可分为建筑材料采购合同和设备采购合同,合同当事人为供方和需方。供方应对其生产或供应的产品质量负责,而需方则应根据合同的规定进行验收。
建筑材料采购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标的、数量、包装、交付及运输方式、验收、交货期限、价格、结算、违约责任。
设备采购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价格与支付、设备数量、技术标准、现场服务、验收和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