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框架梳理:主要从1、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2、中共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3、三个组成部分的含义及关系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6、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7、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最鲜明)特征等等方面对马概进行梳理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客观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渊源:德国的古典哲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狭义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实践不同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环境的活动,也不同于人的认识的活动,不论什么形式的实践都具有某些共同性的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这个范围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普遍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是同一中的斗争,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成立。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斗争性相结合,推动着事物发展。
矛盾的转化:矛盾转化,是指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是事物具体矛盾的解决,是新矛盾代替旧矛盾。矛盾的转化是有条件的。矛盾转化的形式: 1、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如优胜劣汰; 2、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取代,如奴隶社会矛盾的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矛盾,被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与资本家的矛盾所取代; 3、矛盾双方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而融合成一个新事物,如城乡矛盾、脑体矛盾的最终解决。
质变量变关系的复杂性:有量变并不一定有质变产生,但有质变发生时,一定是由量变转化的。量变要到一定程度才会形成质变。但在一定程度的量变下,是没有质变发生的,一定要到一定程度,这个程度很重要。形而上学认为,质变是区别于量变的一种变化。但辩证法认为,变化只有程度之分,没有性质之别;所谓的质变只是建立在量变基础上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已。
认识的本质: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的表现: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既相互区别有相互联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佳节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
3.他们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合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再认识的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两者分割开来,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物论得错误。只有理性认识才是真实可靠的。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流程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的物质标志:科学技术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中的决定力量的原因: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阶级妥协的结果;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的起源充分表明,国家在本质上是适应阶级统治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政权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
商品的价值实体:劳动(抽象)
商品不同于其他产品的特点: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的原因: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 :支付手段即赊账买卖,表现为或延期支付、或提前预支,如支付工资、利息、税收、租金
价值规律对社会生产的调节作用: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从而影响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本质体现:一个社会的社会制度啊,社会制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或=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或=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
两者的区别表现在:第一,它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不同方法,具有不同的技术基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有关,不以生产技术的革命为条件,运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把它生产出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以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的根本变革为基础,主要运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把它生产出来。第二,它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的作用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相适应并发挥主要作用;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与资本主义生产较发达的阶段相适应并发挥主要作用。第三,它们所体现的劳动从属于资本的关系不同。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适应,劳动形式上从属于资本;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适应,劳动实际上从属于资本。第四,在剩余价值量相等的情况下,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比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具有更高的剩余价值率。总之,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这两种方法同时并存,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地位和意义。但是,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来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最具特征意义的剥削方法。
都是依靠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从根本上说,它们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都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和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都体现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作为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的联系是:首先,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只有把工作日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才能生产出绝对剩余价值,也才有可能以此为起点,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其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同时还是促进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为延长工作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创造了新条件、新动机。
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过剩
经济全球化表现为 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
4)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
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①生产全球化 ②贸易全球化 ③金融全球化 ④投资全球化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有: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公共管理,主要是政治统治职能,即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保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即国家要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包括邮政、铁路、水利、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从根本上说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也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职能的。
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制定的依据的基本原则有: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第一种借贷资本输出;第二种生产资本输出;第三种商品资本输出
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按需分配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共产主义的含义:共产主义包含三方面含义:一是科学的思想体系;二是指最理想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三是指运动,即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该用共产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投身于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
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第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第四,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第六,国家消亡。
主观题
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哲学意义:
1、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列宁第一次提出了“客观实在”这个概念。列宁物质定义有四层含义:
其一,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实在性,是抽象的物质概念,这样就使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与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
其二,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这就与客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客观唯心主义也说有一种客观实在,但这种客观存在但不能被人的感觉所感知,如神,是不能为人的感觉所感知
其三,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这就与主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主观唯心主义也有一种客观实在,但是他们认为感觉是第一性的,主观产生了客观实在
其四,这种客观实在能被意识所反映。这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如果有一种存在不能被人们所
认识,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客观实在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关系原理: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辨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2)联系的客观性(3)联系的多样性(4)联系的条件性(5)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6)系统和要素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2)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原因)(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4)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原理 == 矛盾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7)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创新(1)辩证的否定原理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普遍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特殊性: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1、不同的事物各有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低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1.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答: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又体现着普遍性;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的哲学根据.
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答案要点:(原理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相互转化)
①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级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②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矛盾的特殊性又贯穿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普遍性统摄着特殊性。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1,实践产生了认知的需要。2,实践为认知提供了可能。3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客观标准。 4,实践使认知得以生产和发展。
如何理解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求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是围绕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性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第一,认识主体的含义。认识主体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第二,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首先,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人的自然的物质存在和人脑的存在,都是认识主体的自然物质基础。其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再次,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
第三,认识主体的结构。人是唯一能担当起认识主体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具有自身的结构,它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整体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这种性质同客观世界的无限性正好一致。
认识客体
第一,认识客体的含义和构成。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构成认识客体的内容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精神客体是指成为人们认识对象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
第二,认识客体的性质。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自然客体 社会客体 精神客体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一般特点基本原理的具体内容(请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一般特点基本原理的具体内容,并请用该原理分析说明: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为什么必须既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的中心,同时又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决定了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物质文明是基础,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的不一致不平衡等,又会对物质文明的发展产生巨大反作用,或者会促进或者会阻碍;现实生活中精神文明发展存在的众多问题对物质文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限制作用。(2)同时,它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①社会经济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前者决定后者,就是坚持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经济建设)
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性质和变化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③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不可分,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结合分析:(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它决定这一个社会的文化精神风貌和社会价值观的形成;(2)另外,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价值观和精神风貌,后者反作用于前者,而社会精神文明是社会意识中积极的部分,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其原因归根到底要从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中去寻找,牢牢抓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分的分配;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