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会照顾好自己。”这句话成了众多看完《工作细胞》观者的心声。
你还记得2018年在B站登顶、豆瓣8.9高分的《工作细胞》吗?今年,这部作品将于近期登陆央视。
不仅如此,在2023年更是相继推出了《工作细胞第二季》、《工作细胞BLACK》,再次掀起话题浪潮,究竟是怎样的作品,能够做到跨国爆火?口碑一路好评?
37兆2千亿细胞
看着它们,你要好好活
自1665年Robert Hooke第一次观测到细胞的存在开始,它们就开始了与人类的不解之缘。
随着时代发展,我们的对它们的了解不仅仅来自略显枯燥的书本,如《工作细胞》一般,更多影视化、动漫化、艺术化的作品呈现开来。
37兆2千亿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巨噬细胞......在我们的身体里兢兢业业运转着:一次感冒,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一次世界大战;一次过敏,足以让细胞世界陷入混乱,彼此大打出手;一只寄生虫,等同于在细胞世界中诞生一只毁天灭地的怪兽。
比照人类社会建立的细胞帝国,居住其中的细胞,为了我们身体正常运转,任劳任怨,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健康的活下去。
《工作细胞》中,每种细胞都有着独特的“人设形象”,这种形式虽然常见于日本动漫作品设定中,但出圈的却寥寥无几,而《工作细胞》中诸如血小板、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人设形象,刻画十分细腻,贴近生活:
因为身体主人经常熬夜加班而不得不常年996的红细胞;
因能力展示能力机会少而被人质疑,对人生陷入迷茫的嗜酸性粒细胞;
嘴上抱怨,却又每次不留余力完成任务的白血球...
在他们身上,似乎我们也看到了生活中那些性格迥异,却又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人们,又或是,我们自己。
其中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片段:嗜酸性粒细胞因吞噬能力较弱,无法吞噬侵入身体的细菌,被身体中其他的细胞质疑其能力与存在意义,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
直到入侵的病毒寄生虫现身,在其他细胞节节败退时,她勇敢提起武器解决了这一切灾厄的源头(寄生虫),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其实,失落时候,不必妄自菲薄,请坚信你的独一无二。
这是一部令人释然的作品——尽管你或许还为明天的作业、工作、感情、金钱而陷入烦恼中,但一想到身体内有这么多小家伙为你担心、全心全意的在你身体内运转着,这些烦恼似乎都不算什么了,身体健健康康,这就是他们对你唯一的期盼。
医疗与艺术
医学、交融
2023年,闭着眼睛你都能想到什么作品主题会大火。
《工作细胞》在今年播出的意义相较2018年更值得我们品味,全世界都受到疫情波及的时代,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健康,并重视健康与医疗这一主题。
有趣的是,艺术因其独特的展现形式,逐渐成为了时代中一个独特的印记:建筑、交互、视觉...艺术与健康医疗交汇融合后,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有趣的思考?
医疗健康(皮肤)X珠宝设计
SYL同学借由珠宝设计探索着困扰大部分青少年的问题 —— 青春痘。
这种常见,伤害不大却异常令人厌恶的病症,令人恨得牙根发痒。S同学前期进行了大量调研,深入分析了青春痘中的类型,加以颜色与种类的区分,并完成了项目 —— On the face。
用首饰设计探索trypophobia(人们所恐惧的东西),首饰上的彩饰及成品可自由组装,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观念不同,珠宝的呈现效果将更加丰富,S同学希望佩戴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将这两件首饰组合起来。通过玩味的珠宝设计从而削弱面对痤疮时的恐惧感。
医疗健康(心理)X视觉传达
古人可能想象不到,未来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只需一个按钮就能通过“视频聊天”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人,而当代的我们,扩散想象力后,又能预知怎样的未来呢?
LYB同学大胆设想了未来时代人与人的“见面”会是怎样,通过不同的科技空间,从而实现全息投影,同步的投影中,人们可以相互拥抱,从而让心灵得到更大的慰藉。
有趣的是,他把这个项目起名为IRRITANT,在今年看来格外的应景,想想今年因疫情波及而无法见面的人们,远在家乡的亲人,远在海外的恋人...如果有了这样的设计,或许足以寄托我们远隔千里的思念。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ZZY同学设计的项目\"IDEAR”,如果说前面是“见你所见”,那么接下来便是“听你所听”,ZZY收录不同人群、甚至不同动物们在不同环境所感受到的声音,通过这些声音,我们更能深入了解彼此所处的环境,从而加深对彼此的沟通与理解。
医疗健康(注射)X工业设计
时间就是生命。暂且不论这句话在其他行业是否适用,但在医疗行业中,这无疑是需要铭记的金句,面对紧急情况,缺少时间、缺少专业人员,都是我们所面临的紧急状况。
针对这一点,设计了一款自我注射器,不仅便于老人使用,也方便在没有他人帮助情况下自我急救,
大部分人群可操作的注射器,对于医疗条件有限的人们来说功能性显而易见,大大减少了医疗风险。在这个项目中,比起设计,更令人亮眼的是同学为少数群体痛点的思考与研究,不得不点赞。
自古以来,与医疗与健康打交道就是人类的本能,艺术与健康的交融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正因为我们不断地更新迭代,用创新的艺术思维探索两者更多的可能性,才使得这一切更显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