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妈妈是超人》里有一个片段:
黄圣依带着儿子安迪拍大头贴,当母子俩拍完走出来的时候,两名工作人员拿着喷雾朝俩人身上一通乱喷,边喊着:“期待您的下次光临!”
安迪立即表现出不开心的状态,一直喊“好脏啊,脏!”工作人员赶紧上来解释:“一会儿干了,一拍就掉了啊”,安迪还是一路喊着“脏”,直到看到了气球,才稍微转移了注意力,没两秒,注意力又回到了“脏”上,一直坚持说自己的脸上有东西,而妈妈坚持说没有东西。
在车上,安迪喊难受,有东西,黄圣依安慰儿子:“哪里难受,你是难男子汉,不要老是这样,你看小朋友生日的时候都喷那个东西,它就是表示一个欢迎嘛,开心的彩带,没关系,不哭,你是勇敢的小男子汉,这点事情算什么。”
安迪已经开始抹眼泪,黄圣依最后还是用气球好不容易转移了安迪的注意力,终于暂时稳住了安迪的情绪。
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当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时,父母总是急着让孩子把情绪收回去,仿佛这样就解决了孩子的问题。
可是,孩子的感受是:你看不见我的伤害,你看不见我。心灵一旦出现了隔阂,为了让父母能看到自己,他们也许会用更激烈的方式表现。
【二】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可情商究竟是什么呢?
情商,其实就是情绪管理的能力,明白怎样与情绪和谐相处,让它为我们的人生产生更强的推动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明智的家长,会懂得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需要培养才能具有。而基础便是,让孩子接纳情绪、了解情绪。
由此可见,提高孩子的情绪能力,已成了现代父母的必修课。父母对孩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会直接影响孩子。
根据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高特曼的调查发现,父母扮演“情绪导师”的孩子,具有更强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心理坚韧力,而社交能力和学业表现也会更突出。
【三】
从不发脾气开始
帮助孩子提升情绪管理能力,父母应该从“好好说话”开始。一个总是习惯于大喊大叫或者言辞苛责的成年人,又如何去处理孩子的情绪呢?
当孩子生气了,挥舞着小胳膊想要打人,有些父母可能会下意识大叫:“别胡闹了!”
这样也许会让孩子停下动作,可是他的情绪也许变得更加恶劣——他会认为,自己是错误的,自己也是不可以生气的,自己不会被爱了。
在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时,父母一定要注意将孩子的行为和他的情绪分开。
不妨告诉他:“生气是可以的,可是我们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家人。”这样便是坚定地在向孩子说明你的底线:我们可以接纳和包容负面情绪,但是必须遵守正确的行为规则。
【四】
引导孩子正确地发泄
情绪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如果强迫孩子把负面情绪“忍回去”,也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宣泄出来。
即便孩子选择在当下沉默,也都会累计下来变成“内伤”,或者是影响身体健康,或者是影响健康人格和心理的形成。
因此,当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父母要及时地让孩子形成自己的发泄方式。
曾经有一个朋友分享过他小时候的例子:他会一直留着一个用完的塑料瓶,当他觉得特别不开心或生气的时候,就会把塑料瓶里装满水,然后倒掉。
几个来回以后,就感觉自己的负面情绪就像那些水一样,倒进了厕所里。
打篮球、跑步、吹气球、捏泡沫、大声唱歌、写日记…发泄的方式有很多种,爸爸妈妈可以做一个“方法盒”,当孩子每次遇到负面情绪时,让他去选择一个方法发泄出心中的不平。
当形成了一个习惯时,孩子就会明白,他有很多种方法让自己冷静下来,而不是一味地“忍”,或者去采用不当的行为宣泄情绪。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说:“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个学校。”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会让孩子耳濡目染。
如果可以让孩子明白或者感受到,他们是如何接纳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又如何去处理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孩子就能慢慢地去学习爸爸妈妈的方式。
明智的家长,一定会主动成为孩子的“情绪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