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五一假期,闺蜜带着三岁的女儿瑶瑶回了趟老家。
假期结束以后,回到广州,闺蜜就不满地跟小编嘀咕,说因为瑶瑶太爱闹、脾气特别大,家里那些七姑八大姨都说“要杀一杀她的性子”。
“孩子的天性就是那样的,为啥要去抹杀,让她自由发展多好。”闺蜜很无奈,“这些长辈,控制欲就是强。”
闺蜜还说,自从回来这段时间,瑶瑶一直都很爱哭、爱发脾气,一定要爸爸妈妈和外婆在场才会平静。一旦三个人都不在场,就算是有其他比较亲近的大人在,她都会放声大哭。
“可能是因为回老家那几天见了太多不熟悉的人,被陌生人抱过来抱过去,有时候我又不在场,她可能觉得很焦虑。”闺蜜说起来就面露心疼之色,语气也有点自责。
小编深深地感受到了她的“护女心切”,当妈的,又要照顾娃寝食起居,又要关注娃的情感需求,一颗心不全扑在娃身上都不行啊。
和闺蜜的女儿也算是经常见面,能在她那里混个脸熟,对我也比较喜欢。小女孩非常聪明,又活泼好动,只要不感觉到累或者饿,便一刻都不能消停。对于没见过的东西,也都非常的好奇,一定要自己拿来把玩把玩,了解个究竟。
但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立刻“变脸”,不是喊叫就是大哭乱发脾气。这一点让闺蜜非常头疼。据说从六个多月就是这样,一直到如今三岁多了,还是没有改变。
大概就是因为这一点,才会在老家的时候,让长辈们觉得“需要杀一下性子”。的确,在中国,前几代的长辈们都崇尚收敛情绪。特别是对于孩子,如果一旦喜欢吵闹或者哭泣,就会各种“威逼利诱”让孩子停止情绪的宣泄。新生代的父母大概是受到自己的父母辈的压抑,往往会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孩子的情绪表达都是他们的天性,应该随他们去自由发展。
情绪就像一个弹簧,越是去压抑,反弹得越猛。面对孩子乱发脾气的情绪,大人如果只是一味地制止孩子的行为,或者是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而不去理会孩子表达情绪背后的需求,就会让孩子觉得受到冷漠对待,缺乏安全感。
情绪也像水流,如果不加以引导和疏通,又会淤积或者泛滥。对孩子因为表露情绪所作出的举动放任不管,只会让他变成“熊孩子”“小霸王”一样的存在,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公众场合下造成各种麻烦,也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和孩子都是独立个体,虽然孩子需要家长的陪伴和看护,但成年人也无法时时刻刻都在孩子身边。所以,教导孩子学习自我管理情绪、独立进行社交,是帮孩子成为优秀独立个体的重要一课。
而这就需要家长在孩子的开始形成性格之初,就让孩子渐渐学会认知自己的情绪,打开情绪管理和积极社交的大门。情绪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许多研究表明,给不同的情绪命名,可以带来力量。美国的心理学家在调查中还发现,对情感具有区分能力的儿童,无论是在日常的表现还是在学校的表现也会更好。
给孩子的情绪教育第一课,就是教会他认识不同的情绪。生气、悲伤、平静、害怕、开心、自信、自卑...不管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都是非常丰富的,单单是这些有关情绪的词汇表达,要去一种一种加以辨识,也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