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群是一个可以随时变育儿群的地方。今天,又有家长抛出疑问:年纪小的孩子在学校被同伴欺负了怎么办?被欺负了以后怎么给孩子做心理建设?
有人支持“打回去”,也有人说跟老师反映,总之就是一定“不能让孩子吃亏”。
就有热心业主举例,说幼儿园的时候被欺负,他去告诉老师,可是老师没有正确处理,父母也没有在事后多问,因此给他留下了“欺负人的人就是强者”的思维,在小学的时候就频频和别人打架,直到中学交友广泛才不至于被欺负,也再没发生过打架的事情。
的确,现在的家长都更加注重孩子的安全问题以及心理健康。当孩子离开了温暖的家,开始进入集体生活和学习时,势必会很大程度受到身边同伴行为的影响。毕竟是从早到晚在一起相处,万一受到欺负,作为父母又不能随时在场,那孩子得多委屈?
而家长更怕的,是孩子受到欺负以后心理有阴影,影响之后的学习和生活。护子护女心切,生怕孩子受了委屈,为人父母的心情都可以理解。
但是,父母眼中的“欺负”和孩子嘴里的“欺负”,很大可能,有着概念和程度上的错位。
类似的新闻屡见不鲜:在公共场合,一群不过四五岁的孩子一起玩,一个孩子把另一个孩子打了或者动了一下,一旁的家长便怒气冲冲地为自己家孩子“出头”。
本来孩子之间可能只是小矛盾,最后却升级成了双方家长甚至家庭之间的冲突,严重的可能伴随暴力,甚至升级成案件,悲剧收场。
其实幼儿期,正是孩子自我中心意识、自我主张愿望比较强烈的时期。当他们从“唯我独尊”的家庭小环境分离,进入一个大环境——幼儿园的时候,就像一块块棱角分明的石头“碰撞”在了一起。
而这个时期,也是孩子开始从家庭关系转向社会交往的开始。只是孩子们表达方式稚嫩,自我意识强烈,而个性又各不相同,在社交中,摩擦碰撞就不可避免了。最终诞生了肉眼可见的闹矛盾、打架、吵架等现象。
孩子在主动社交之初,通常都是试探。而这种试探可能本身就需要冲突和碰撞,才能给他树立人际交往的认知。谁打了谁、谁抢了谁的东西…很多时候,这些冲突都是孩子社交发展的正常必经之路。
也正是在这种冲突和碰撞中,让孩子有机会去了解他人、以及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重新审视自己,学会去更好地沟通,学会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以及最重要的——如何保护自己。
父母的行为、态度、以及社交观念,对孩子尤其是刚刚开始社交行为的孩子,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当父母听说孩子被其他小孩“欺负”,可能很难不焦躁、生气,但是此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当孩子“哭诉”谁欺负了自己,父母应该第一时间表达对于孩子情感的理解和支持。“我知道你现在很不好受”“我能理解你很委屈”,这样的话语,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爸爸妈妈爱的力量。
有些孩子感受到被欺负以后,回家情绪低落甚至哭泣,若家长斥责他“没用”“胆小”,觉得孩子的矛盾不是什么大事,孩子可能更加无助,认为自己找不到支持,没有人爱自己。潜意识里他也会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更加没有自信去社交。
而道理,在孩子的情绪平复后再来讲解,会更有效果。
引导孩子完整说出矛盾,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父母可以让循循善诱地让孩子描述矛盾的情况,如“对方说了什么呀”“你是怎么回答的呢”。
一方面可以了解事情的一些细节,便于事实的判断,另一方面,从孩子自己的描述中也可以看出孩子在社交中的行为习惯、是否自信等心态,便于父母对孩子的社交技巧进行教育。
当然,孩子看事情的角度毕竟比较狭窄,所以与老师的沟通必不可少。但是只有了解孩子的认知和行为,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去教育孩子。
因此,在孩子受欺负之后,父母不妨问问孩子的处理意见:“你觉得怎么处理比较好?”“你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
即使孩子给出的答案不具有可行性,但也不要直接否认。这是孩子学习自己处理矛盾的机会,这种能力,同样是社交技巧中的重要内容。
让孩子自己思考解决方法的过程,也是增强他的社交自信心的过程。父母要做的,是让孩子从中学会个人界限和规则的重要,让孩子明白同理心为何物。
父母要相信,孩子是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的,对于被欺负,会有自己的感受和判断。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挫折太敏感,被情绪左右,只顾着质问孩子、找校长、追究责任,反而会阻碍孩子从挫折中吸收“养分”的机会。
身为父母,是孩子成长的领路人,就需要有更加宏观的思维。既要照顾孩子的视角,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思维,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又要正面引导,帮助孩子树立社交中正确而积极的认知和行为模
当孩子掌握了处理矛盾这一堂社交课,那么他离“社交达人”又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