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中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
A.启发诱导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诲人不倦
2.小学教育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这是由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3.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宗迪恩会议上提出:“每一个人——无论他是儿童、青年还是成人——都应能获益于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这是提倡教育应具有( )。
A.全面性 B.全民性 C.基础性 D.义务性
4.2016年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提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是( )。
A.公民教育 B.宪法教育 C.纪律教育 D.核心价值观教育
5.做“好老师”应该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特质。这是由下列哪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 )。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6.在设计教育调查问卷时,应避免将权威论断、个人观点包含在问题之中。这体现的问卷设计原则是( )。
A.面向对象 B.价值中立
C.语句简洁 D.避免社会认可效应
7.小学生疾跑后不能立刻站立不动或坐下,须继续慢跑一小会儿,主要原因是( )。
A.防止低血糖晕倒 B.有利于氧债的偿还
C.防止重力性休克 D.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8.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若要求学生完成较容易的学习任务,教师是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度控制在( )。
A.较高水平 B.较低水平 C.中等水平 D.任意水平
9.小学生在背诵一篇较长课文时,往往中间部分比开头和末尾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其记忆受到了( )。
A.前摄抑制 B.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C.倒摄抑制 D.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
10.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主要依据是( )。
A.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B.学习目的是否为解决问题
C.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D.学习内容是否由学生发现
1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赏识与期望后常常表现出更积极的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 )。
A.蝴蝶效应 B.鲶鱼效应 C.马太效应 D.罗森塔尔效应
12.在创造性思维训练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举出“杯子” 的用途。这侧重培养的是( )。
A.思维的独创性 B.思维的灵活性 C.思维的流畅性 D.思维的深刻性
13.校歌、校徽、校标等是学校课堂的一部分,这类课程属于(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14.将课程编制过程划分为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四个阶段,并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杜威 C.泰勒 D.布鲁纳
15.在学习《长城》一课时,通过阅读课文和观看长城的影像,学生感受到万里长城的雄伟和壮观,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这一教学活动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 B.认知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6.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展示圆形纸片、硬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然后总结圆的特点。这一教学过程主要遵循的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7.学期末,李老师对小明作出的评语是:“这个学期你上课听讲比以往认真,积极回答课堂提问,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有很大进步。继续加油,我看好你哦!”这种评价属于( )。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量化评价 D.质性评价
18.在某些偏远地区的小学,将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教师在同一节课里以直接授课和完成作业等交替进行的方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施教。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 )。
A.个别教学 B.课堂教学 C.混合教学 D.复式教学
19.王老师在《两小儿辩日》教学开始时说道:“孔子是我国古代学识渊博的大教育家,有一次却被两个小孩子提出的问题难住了,为什么呢?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们就知道了。”这种导入方式属于( )。
A.设疑导入 B.直接导入 C.经验导入 D.活动导入
20.教师布置的作业应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这体现的作业设计基本要求是( )。
A.形式多样 B.难度适宜 C.尊重差异 D.注重创新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启示。
22.简述小学班主任学优生的教育策略。
23.简述教育观察法的基本步骤。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材料
在一次关于学生个体差异的研讨会上,一位小学校长将学生比喻成鲜花,他说:“有的学生是适时盛开的花朵,有的学生是还未开放的花苞。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空气、水分及耐心的等待,未开的花苞总会开放,而且有的迟开的花苞盛开时可能会更新鲜、更长久。我们用静待花开的心态去对待孩子,接受他、尊重他,这样才能帮助他,促进他”。 问题: (1)分析该校长发言中所蕴含的学生观。(10分)
(2)结合材料谈谈小学教师应树立怎样的教育观。(10分)
25.材料 李老师批改五年级学生作文时,看到小勇的作文不足200字,而且字迹潦草,错别字不少,这样的作文打60分也就差不多了。但李老师想,只给一分数对作文成绩一直不高的小勇不会有什么触动。于是,李老师经过认真思考,给他打了“100-25-15”,并附上文字说明:你的作文选材新颖,有真情实感,但是字数不足,层次不清,减25分;书写潦草,错别字多,减15分。小勇根据老师的评语,进行了认真修改。李老师给修改后的作文打了80分。 问题:
(1)评析李老师评价作文的方式。(10分)
(2)如何通过作业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共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小题为中文与社会,27小题为数学与科学,28小题为英语,29小题为音乐,30小题为体育,31小题为美术)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我要的是葫芦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
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葫 芦 藤 谢 蚜 盯 啊 赛 感 怪 慢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如何指导二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2)设计本课识字写字教学的主要环节。(22分)
(3)结合教材和二年级学生特点,设计一项课堂小练笔。(8分)
27.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诗”与“画”的结合对“画”与“诗”各有什么影响?(10分)
(2)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2020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答案】C
【解析】“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是主动给我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的,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孔子所说的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因此,实际上孔子是要告诉大家,不管贫穷还是富有,不论出身高低贵贱,只要能自己约束自己,在道德、学问、品行上能有所提高的,那么只要你来请教我肯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答案】C
【解析】发展的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人类心理的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孩子学得容易、学得快,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错过关键期再学,就需要花费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永远无法弥补。
3.【答案】B
【解析】教育的全民化是指每一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指的是全民性。
4.【答案】B
【解析】《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动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法治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水平制定。由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于2016年6月28日联合印发实施。工作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以贴近青少年实际、提高教育效果为目的,——以构建系统完整的法治教育体系为途径。
5.【答案】D
【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讲话中提出了“四有好老师”标准,其主要内容是①有理想信念、②有道德情操、③有扎实学识、④有实践能力、⑤有仁爱之心。
6.【答案】B
【解析】在编制问卷时要注意:问题要准确、简明、无歧义,用语要照顾到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和职业特点;要避免有某种诱导性,应保持中立,保持中立;个人观点不属于社会认可;价值中立是指在设计问题时,应避免印证权威论断,也不应把个人的认识、观点和价值判断包含在问题之中,以避免对被调查者产生暗示作用,导致特定的有倾向性的回答。
7.【答案】C
【解析】疾跑后不要立即站立不动疾跑后,尤其是较长时间的疾跑后,由于感到劳累,常常站立不动,或者坐下,甚至躺下休息,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样会引起重力性休克。
8.【答案】A
【解析】任务难时降低学习动机;任务容易时提高学习动机。
9.【答案】B
【解析】中间部分容易遗忘是因为存在前对后的干扰和后对前的干扰,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10.【答案】C
【解析】奥苏贝尔根据学习内容的性质及其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联系,把学习分为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所以说,划分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依据就在于学习者是否理解学习材料,能否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11.【答案】D
【解析】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题干中“学生得到教师的关注、赏识与期望后常常表现出更积极的学习行为”,这句话体现的正是罗森塔尔效应。
12.【答案】C
【解析】流畅性: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变通性(灵活性):能够摒弃既定的习惯、思维方法,不墨守成规,开创不同方向。独创性:不同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13.【答案】D
【解析】隐性课程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校歌、校徽校标都是隐性课程。
14.【答案】C
【解析】泰勒,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课程理论家,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即“泰勒原理”。由泰勒系统阐述的课程发展原理又被称为“泰勒原理”。主要围绕“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个问题展开。
15.【答案】D
【解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题干中,通过学习《长城》一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这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6.【答案】A
【解析】题干中教师展示圆形纸片、硬币属于实物直观。通过直观教具掌握知识。
17.【答案】D
【解析】量性评价方法是根据数学教育目标,通过编制试题,量表等对学生进行测试,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测试结果加以量化分析的一种评价方法。测验就是一种量性评价方法。质性评价方法的基本取向在于对评价信息的收集,整理与评价结果的呈现都充分发挥教育主体自身的投入,并以非数字的形式呈现评价的内容与结果。观察,访谈,自我反思等都是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题干中,李老师用评语的方式评价小明属于质性评价。
18.【答案】D
【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复式教学主要在偏远的农村、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落后、师资缺乏的地区实施,它可以节约师资力量、教室和教学设备等,有利于教育的普及。
19.【答案】A
【解析】“为什么呢?学习了这篇文章后,你们就知道了。”题干中这句话就体现出,设疑导入。通过设置悬念、提出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兴趣。
20.【答案】B
【解析】目标不是越大越好、越高越棒,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才最有效。这个目标不能太容易就能达到,也不能高到永远也碰不着,“跳一跳,够得着”。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参考答案】
(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的学科教学都应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适当的发展任务。
(2)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形象的、有趣的材料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各门具体的学科应该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过当时的认知同化能力,又能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4)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从思维方面讲,儿童对问题的解决,最初是依赖先天图式,到感知运动阶段末期,出现动作思维的萌芽;从言语方面来说,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的末期,才出现了言语的萌芽。儿童只有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才逐渐像成人一样去使用语言。
22.【参考答案】
对于学优生的教育,班主任要注意:
(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2)不断激励,弥补挫折;
(3)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4)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23.【参考答案】
(1)准备阶段:确定观察的目的、置顶观察方案、理论准备和物质准备。
(2)实施阶段:选好观察位置、处理好与观察对象的关系、进行观察、做出现场记录。
(3)资料处理阶段:对观察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得出观察结论、提出理论解释并撰写调查报告。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参考答案】
(1)材料中小学校长的观点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值得我们提倡和学习。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材料中提到“未开的花苞总会开放”,体现校长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此需要教师要接受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引导学生。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有自身丰富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材料中提到“有的学生是适时盛开的花朵,有的是还未开放的花苞”,表达了学生和学生之间是有差异性的,作为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蚕蛹因材施教的方法,让每一朵花都绽放。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材料中提到,我们要用静待花开的心态去对待孩子,接受他,尊重他,帮助他,促进他,体现出校长提倡不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上,客观的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把学生当做独立的个人来看待,因势利导的去施加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综上,校长的观点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我们学习,并在日常教育中实践。
(2)树立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型的教育观念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看成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
其次,真正做到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思维和能力。
再次,真正做到由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有自己的情绪、情感,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情感。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真正关注学生的情绪,静待学生花开。
最后,真正做到由关注结果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要让学生在经历中获得发展,而不是一味注重既成的结果。
综上,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是独一无二的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25.【参考答案】
(1)李老师评价作文的方式是值得倡导的,符合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李老师的作文评价方式对学生具有导向、激励功能。教师的评价能指引学生朝着理想目标前进,激发学生对某个学科的兴趣。改善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能使学生产生向更高目标迈进的信心和热情。材料中李老师使用正确的评价方式,最终使得小勇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积极改正。
作文评价方式符合评价观中的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包括积极地学习态度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综合发展。材料中的李老师对于学生的作文不是单纯的给出最终分值,而是具体分析了问题所在,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分数并更加积极的修正。
作文评价方式符合评价观中的评价内容的综合化。评价标准注重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材料中的李老师能够根据小勇对于只给最终分数不会触动的特点,采用了多角度的评价方式,注重了他的发展需求。
作文评价方式符合学生观中的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以及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材料中的李老师不是单纯只看到了小勇的问题,而是给出了相应建议。
正是李老师的评价作文方式是科学的,才能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2)①评价内容要综合化。教师对作业评价要注重内容的综合化,不仅是停留在结果,还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性。
②运用作业评价要重视评价的诊断性功能。教师要注重评价过程和结果的整体性。
③评语要注重内涵,能够给予学生指导和发展。评语不能太单一,要能够真诚的指出优缺点,并且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这样促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得以改正。
④课外作业评价的方式要发展与创新,比如提示的符号和评语要进行创新;面对面批作业;聆听学生每周或是每月的汇报,教师能够给予建设性建议,学生汇报不需要担心教师的批评。
⑤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可以进行教师评价,也可以加入学生自评、他评等方式,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问题,并且自我纠正。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共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小题为中文与社会,27小题为数学与科学,28小题为英语,29小题为音乐,30小题为体育,31小题为美术)
26.【参考答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认“葫”“芦”“藤”“哇”等生字,会写“棵”“谢”等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问答、圈点勾画等方式,体会种葫芦人的心理,分析葫芦枯萎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遇事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2)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1.生字词检查:盯着、葫芦藤
指名读(2-3名学生)
提醒学生加点字要注意读准字音,“盯”和“藤”是后鼻音。
什么叫“盯着”,谁能做做“盯”的动作。
全班齐读两次:奇怪、慢慢、治一治
2.指名读,开火车读
注意加点字的字形(左右结构),提示写字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3.生字书写指导:哇、挂
区分两个生字,让学生区别为什么一个是口字旁,一个是提手旁。
你还能给它换一个别的偏旁吗?(预设:娃、蛙)
示范写,生字在写字本上描一写一。
(3)小练笔:第二年春天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展开想象,给本篇寓言写一个续集吧!
范例一:春天来了,那个种葫芦的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忽然有一天,他发现叶子上又爬满了蚜虫,吸取了去年的教训,于是赶紧拿来一瓶杀虫剂喷向了带虫子的叶子。过了几天,蚜虫消失了,葫芦也结果了。它们越长越大,变成白白胖胖的葫芦了!
范例二:第二年春天当万物复苏时,那人他又种了一颗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了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这时如果叶子上又出现了蚜虫,他会怎么做呢?
27.【参考答案】
(1)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特点:①众数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它是真实存在的;
②众数反映了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用来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③众数与数据出现的次数有关,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率的考察,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④众数代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不具有唯一性,可以是一个、多个或没有;
⑤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也比较差,因为它只利用了部分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且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此时用该数据(即众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适合。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众数的概念,能正确求出一组数据的众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求解众数,并利用众数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的过程,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升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乐趣。
(3)新授环节:
创设情境在多媒体出示的五(2)班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比赛。
提问1: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参赛人员身高什么比较合适?
针对问题,组织前后桌四人一组,5分钟时间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并加以指导,讨论结束后找小组代表回答。
预设1:身高1.52米的人数最多参加比赛会比较整齐,可以选身高1.52米的人参加比赛。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1.52在这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因此称这个数据为众数。
提问2:哪个数据描述该公司员工收入的集中趋势更合适?
预设2:众数比平均数在反映集中趋势上更有代表性。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所以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出发,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生活化,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同时还渗透了数学的价值。
28.【参考答案】
词汇的学习包括音、形、意及其用法搭配等。要结合教材内容,课标要求以及学生年龄特点帮助学生正确学习单词。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在展示词语意思的时候可以通过实物、动作、手势、定义、词汇信息(如近义词、反义词等)、上下文信息、表格、图表、翻译、问答、语义导图、信息填充等方式来进行。如在解释Tuesday 周二的时候可以利用表格日历的方式进行展示。
第二、对词汇进行巩固练习也是学习词汇的重要一环,这些方法有:图片法、问答法等。如让学生利用句型进行巩固练习。
第三、词语学习测试的方法包括完成句子、完形填空、做垂直和平行的词汇迷宫图、词汇bingo的游戏等。
(2)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ims:Students can know the new words: today, tomorrow, Tuesday, Wednesday, Friday and Saturday...
Students can use the new sentence structures: ---What day is it today? ---Today is …
Ability aim:Students can talk about different days and activities in a week with others fluently and correctly.
Emotional aims:Students will be more confident in speaking English.
Students will enjoy taking part in the class activities and be mor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English.
(3)单词教学环节:
Step 1 Warming up and lead-in
① Greetings.
② Play a game: What makes ten?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调动课堂轻松活跃的气氛,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利用数字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话题。
Step 2 Presentation
Teach the new words by playing the game “Look and Guess”. Students’ course timetable will be shown on the screen, in which students can only see different subjects but cannot see what day. Encourage students to guess by asking them “What day is it today?”. Students may give the Chinese answer. Then teacher checks the answers and gives the English words in the sentence pattern “Today is …”.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来呈现单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将所学单词与其对应动作联系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在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单词后,通过跟读的方式来规范发音,加深记忆。与此同时,在对话当中呈现出本节课可用的句型,让学生体会新单词在句子当中的应用,并为接下来操练环节打好基础。
Step 3 Practice
1. Game: Finger Show
2. Game: Who is missing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练习,一方面能够巩固学生对新单词的音形意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检验学生对单词发音的熟练程度,寓教于乐的同时加深学生的记忆。
29.【参考答案】
(1)歌曲特点:
《小松树》是一首儿童歌曲。C大调,2/4拍。歌曲旋律明快,结构工整。歌曲为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四小节。歌曲中将儿童比喻成小松树,在党的阳光哺育下茁壮成长。整首乐曲流畅活泼,音乐形象鲜明。
(2)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唱歌曲《小松树》,感受健康向上的情绪,体会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
知识与技能:能够结合使用科尔文手势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歌曲,运用律动、体验的方式,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教学环节
学唱歌曲
1.教室引导学生聆听一遍《小松树》,感受曲调特点,学生轻声跟着录音哼唱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