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科目包括科目一《综合素质》,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为大家整理科目二考点总结。
1.1902年,壬寅学制,我国第一个颁布的学制,但并未实施。1904年,癸卯学制,我国第一个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1912年--1913年,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我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的学制。1922年,壬戌学制,以美国为蓝本的学制,又称为“六三三学制”和“新学制”。
2.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和出发点。教育目的的作用:激励、评价和调节作用。层次结构: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教师教学目标。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3.我国的教育目的基本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2)人的教育思想;
(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
4.观察法
环境: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仪器: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参与度:参与性和非参与性观察。控制程度: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5.实验法
场所: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目的:确认性实验(试探性实验)、探索性实验(预测)、验证性实验。
自变量数量:单一变量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6.产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的产品,作文、作业、手工艺品等了解学生的研究方法。
7.学科中心课程论(知识中心课程论)代表: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
8.活动中心课程论(经验中心课程论)代表:杜威、克伯屈;课程层次理论(古德莱德)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9.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
10.教材:教师和学生用的有关教学资料,如教科书、讲义、参考书、视听资料等。教材内容的组织和编排:直线式、螺旋式、纵向组织、横向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