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能够表现忧国忧民情怀的诗词。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
A.曹操《观沧海》 B.李商隐《夜雨寄北》
C.李白《行路难》 D.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答案】D。解析:《过零丁洋》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兵败被俘,次年途经零丁洋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品将国家存亡与个人经历紧密结合,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与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A项,《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登临碣石山、眺望远海时创作的一首古体诗。作品重点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志在天下的进取精神。B项,《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品语言质朴自然,言浅意深,表达了诗人对远在长安的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C项,《行路难》是盛唐诗人李白遭遇政治挫折后创作的组诗。作品情感跌宕,气势高昂,表达了诗人因理想抱负无法实现而极度苦闷、愤懑与不平的心情。D项,《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代曲作家张养浩创作的一首散曲。作品抚今追昔,由历代王朝兴衰写到黎民百姓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思索以及对当时人民境况的同情。A、B、C三项作品并未体现忧国忧民情怀。故本题选D。
2.教师围绕“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下列作品适合选用的是( )。
A.老舍《骆驼祥子》 B.傅雷《傅雷家书》
C.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D.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答案】A。解析:A项,《骆驼祥子》通过对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力车夫——祥子这一“小人物”形象及其苦难经历的描写,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畸形,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底层的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B项,《傅雷家书》是由傅雷夫妇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这些书信所传达出的情感纯真而质朴,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挚爱与期望。C项,《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并且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D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对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的记叙,表达了只有将个人追求与祖国、人民利益联系在一起的革命,才能锻炼出钢铁战士,创造出奇迹的主旨。A项作品体现了“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这一主题,符合题干要求。故本题选A。
3.教学文言文复习课,教师安排学生总结一些语句中宾语前置的用法。下列例句适合的是( )。
A.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B.见渔人,乃大惊(陶渊明《桃花源记》)
C.相与步于中庭(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答案】A。解析:A项,“何陋之有”为宾语前置句,宾语“何陋”前置,正确语序为“有何陋之”。整句译为“这有什么简陋的呢”。B项,“见渔人,乃大惊”为省略句,省略主语“这里(桃花源)的人”。整句译为“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于是非常惊讶”。C项,“相与步于中庭”为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于中庭”后置,正确语序为“相与于中庭步”。整句译为“一同在庭院中散步”。D项,“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为判断句,“……者……也”表判断。整句译为“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故本题选A。
4.教学复句专题研讨课,教师从《白杨礼赞》中选取例句,讲解因果复句的具体运用。下列句子适合的是( )。
A.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B.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C.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D.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或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4【答案】D。解析:因果复句即存在因果关系的复句A项,转折复句。“然而”一词表转折。B项,多重复句。第一层为并列复句,“也”表并列;第二层为递进复句,“而且”一词表递进。C项,多重复句。第一层为假设复句,“若”表假设;第二层为选择复句,“不是……便确是……”表选择。D项,多重复句。第一层为因果复句,“因为”一词表原因;第二层为递进复句,“不但……尤其……”表递进。D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5.阅读某教师教学反思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教学泰戈尔《金色花》时,有学生突然提出:孩子不见了,母亲却安然地散步、读书、吃午饭、做祷告、伺候牲口,是否不正常?我本来应该及时回应学生的观点,但当时反应不够快,没有想好怎么应对,简单带过了这个环节。
为了解决上述课堂教学问题,教师应该采取的有效教学措施是( )。
A.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并鼓励其他学生继续提出类似角度的问题,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B.具体分析学生的思路,借助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感知散文诗的特点,解决学习疑惑
C.搁置突发性问题,表扬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课后自行广泛查阅资料,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D.把学生按不同观点分成小组,展开辩论活动,把文本解读活动转化为课堂言语活动,转化课堂矛盾
5.【答案】B。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该案例中,面对学生的疑惑,教师应具体分析学生产生这一疑惑的原因,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深入解读文本,帮助学生感受散文诗的写作特色,使学生在具体的文本解读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解决学习疑惑。B项说法正确。A项,“类似角度的问题”说法错误。C项,“搁置突发性问题”说法错误。D项,课堂上随即“展开辩论活动”,不利于教师把控课堂教学进度,不是解决课堂偶发事件的有效措施。故本题选B。
6.阅读某教师有关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叙事,按要求答题。
教学“市场调查”综合性学习专题,我在讲解了商品调查的基本流程知识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三个任务:一是对全校学生的文具购买、使用情况进行访谈,拟写新闻稿;二是选择一种课外读物,以问卷形式做调查,形成简要报告;三是就某类家电的营销情况、性能质量等做调查,给当地消费者协会写成报告。
对上述教学叙事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自主与合作是综合性学习的基础和过程,探究则是学习的结果
B.综合性学习倡导开放、多元,但应控制在语文学科知识的范畴
C.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只需做好前期筹划工作
D.综合性学习应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升对生活的认知
6.【答案】D。解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关于综合性学习”部分中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A、B、C三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
7.《沁园春•雪》(毛泽东)、《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三篇作品入选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这些课文共同的教学目标是( )。
A.关注当代社会现实,反思自我与人生
B.把握诗歌的节奏,理解诗歌中的特定意象
C.关注语言表达,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D.培养思辨能力,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7.【答案】B。解析:《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词作。全词借助“雪”景,以“望”字领起,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融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体,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我爱这土地》是艾青的诗作。诗中以“鸟”作泛指,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分别赋予“大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抒发了诗人真挚、炽热的爱国之情。《乡愁》是余光中的诗作。诗人用融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现代诗语,精练地提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单纯又强烈的意象,使诗歌在恰当的意象组合中完美地运用语词的音韵,唱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题干中三篇作品共同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把握诗歌的节奏,理解诗歌中的特定意象”,B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8.《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学习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要求“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非连续性文本可以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形式上较多样
B.将非连续性文本插入文字材料之中,有助于读者理解材料
C.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充满跳跃性,与意识流文学作品相似
D.非连续性文本简明直观,概括性强,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
8.【答案】C。解析: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连续性文本是线性的、完整的,需要受众被动接受的;非连续性文本是非线性的、零散的,需要受众调动主观联想的。意识流文学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是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尤其注重表现人的意识流程。意识流文学强调的“意识的流动”并非指意识的一些孤立的段落。C项,“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充满跳跃性,与意识流文学作品相似”中“跳跃性”一词对“意识流文学”的解读流于片面,说法错误。A、B、D三项说法均正确。故本题选C。
9.设计“意识流小说鉴赏”专题教学方案时,教师想带领学生阅读一些相关作品。下列作品适合选用的是( )。
A.施笃姆《茵梦湖》 B.刘心武《班主任》
C.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D.路遥《平凡的世界》
9.【答案】C。解析:“意识流小说”是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尤其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的小说。意识流小说的显著特征包括大量运用内心独白、通过自由联想贯穿人物的全部意识、大量使用象征、语言和标点有很大的创新等。C项,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著作,描写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南方杰弗逊镇的望族康普生家庭的没落以及各个家庭成员的遭遇与精神状态。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前三部分作者着力表现人物的内心真实,展示了白痴、精神崩溃者、偏执狂与虐待狂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其语言特色。A项,施笃姆的《茵梦湖》是诗意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述了莱因哈德与伊丽莎白在美丽的茵梦湖畔再度重逢的故事。B项,刘心武的《班主任》是伤痕文学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揭露了“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给青少年留下心灵创伤的社会问题。D项,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传统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的生活。故本题选C。
10.学习《哈姆雷特》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戏剧,并推荐一部诗剧让学生阅读。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
A.曹禺《北京人》 B.歌德《浮士德》
C.尤金•奥尼尔《榆树下的欲望》 D.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白毛女》
10.【答案】B。解析:A项,《北京人》是一部以抗战前北京一个没落的封建世家为背景,描写家人亲戚之间的矛盾与相互倾轧的话剧。B项,《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诗剧。C项,《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著名戏剧家尤金•奥尼尔的代表戏剧之一,被誉为“美国第一部伟大的悲剧”。D项,《白毛女》是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根据民间传说故事而集体创作的歌剧。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