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道小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 SO2漂白过的草帽日久会变色
B.用天燃气代替煤作燃料可减少大气污染
C.“84 消毒液”杀死病菌是因为蛋白质变性
D.乙醇用作医用消毒剂时,无水乙醇消毒效果
2.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07gFe(OH)3胶体中胶体粒子的数目为 NA
B.2molSO2与 1molO2反应生成的 SO3分子数为 2NA
C.14g 分子式为 CnH2n的链烃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D.7.8g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
3.已知甲苯的结构简式为 ,其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
A.7 种
B.8 种
C.9 种
D.10 种
4.碱性硼化钒--空气电池工作时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室温下用
该电池为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装置如图:当外电路中通过 0.04mol
电子时,乙装置中溶液的体积为 400m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任务:
(1)写出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2)说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简要写出本节课的教学思路。
(4)试对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道小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1.【答案】D。解析:A.二氧化硫的漂白为暂时性的,则用 SO2漂白过的草帽日久
会变色,故 A 正确;B.天燃气代替煤,减少固体颗粒物及 N、S 的氧化物排放,则用天
燃气代替煤作燃料可减少大气污染,故 B 正确;C.“84 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能使
蛋白质发生变性,则“
84 消毒液”杀死病菌是因为蛋白质变性,故 C 正确;D.在一定
浓度下能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而杀灭细菌,最适宜的杀菌浓度为 75%,因为在浓度为 75%
的情况下乙醇与细菌内胞液等渗,利于杀菌,而在高浓度时(如 95%),由于乙醇使细
菌表面迅速脱水,会形成一层保护膜,不利于完全杀菌,故 D 错误;故选 D。
2.【答案】C。解析:A.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是氢氧化铁的集合体,NA个 Fe(OH)
胶体粒子的质量大于 107g,故 A 错误;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为可逆反
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 2molSO2与 1molO2反应生成的 SO3分子数小于 2NA,
故 B 错误;C.分子式为 CnH2n的链烃为单烯烃,最简式为 CH2,14g 分子式为 CnH2n的链
烃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NA=
,故 C 正确;D.Na2O2与足量水反应,
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所以 1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为 1mol,所以 0.1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1mol,故 D 错误;
故选:C。
3.【答案】D。解析:若取代甲基上的 2 个 H 原子,有 1 种结构;若取代甲基上 1
个 H 原子.苯环上 1 个 H 原子,则苯环上的 Cl 原子相对甲基有邻、间、对共 3 种结构;
若全部取代苯环上的 2 个 H 原子,若其中 1 个 Cl 原子与甲基相邻,另一个 Cl 原子有如图
所示四种取代位置,有 4 种结构;若其中 1 个 Cl 原子处于甲基间位,另一
个 Cl 原子有如图
所示 2 种取代位置,有 2 种结构;故甲苯的二氯代物共有2
1+3+4+2=10 种;故选 D。
4.【答案】C。解析:A.外电路中电子由 b 电极流向 a 电极,故 A 错误;B.状况不
知,无法求体积,故 B 错误;C.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
钠,离子方程式:2Cl-+2H2O
2OH-+H2↑+Cl2↑,当外电路中通过 0.04mol 电子
时,生成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4mol,所以 c(OH-)=
=0.1mol/L,所
以溶液的 pH 为 13,故 C 正确;D.负极上是 VB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 VB2极发生的
电极反应为:2VB2+22OH--22e-=V2O5+2B2O3+11H2O,故 D 错误;故选 C。
5.【答案】B。解析:A.由 HC2O4-
H++C2O42-,可知 K=
,pH=4.3
时,c(C2O42-)=c(HC2O4-),所以 K=
=c(H+)=1×10-4.3,故 A 正确;B.将
等物质的量的 NaHC2O4、Na2C2O4溶于水中,HC2O4-电离程度大于 C2O42-的水解程度,所
以溶液中 c(C2O42-)>c(HC2O4-),则溶液 pH 大于 4.3,故 B 错误;C.常温下 H2C2O4的 K1=10
-1.3,K2=10-4.3,HF 的 Kb=1×10-3.45,则酸性:H2C2O4>HF>HC2O4-,所以将少量 H2C2O4
溶液加入到足量 NaF 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H2C2O4+F-=HF+HC2O4-,故 C 正确;
D.NaHC2O4溶液显酸性,以 HC2O4-的电离为主,在溶液中部分电离 HC2O4-,则各离子
浓度大小关系为:c(Na+)>c(HC2O4-)>c(C2O24-)>c(OH-),故 D 正确;故选 B。
6.【答案】B。解析:由上述分析可知,W 为 N,X 为 Mg,Y 可能为 Al、Si、P、S,
Z 为 Cl,
A.Y 可能为 Al、Si、P,最高价氧化物为固体,故 A 错误;
B.Y 可能为 Al、Si、P、S,Z 为 Cl,形成化合物一定为共价化合物,故 B 正确;
C.因高氯酸的酸性大于硝酸的酸性,则四种元素中 Z 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故 C
错误;
D.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 W、X、Y、Z
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一定是:X>Y>Z>W,故 D 错误;故选 B。
7.【答案】B。解析:A.滴入酚酞溶液显红色的溶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 Cu2+不能
大量共存,故 A 错误;B.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离子之间
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 B 正确;C.水电离产生的(H+)=10-13mol/L 的溶液,
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酸性条件下 CH3COO-不能大量共存,
故 C 错误;D.pH=l 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 Fe2+、NO3-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
故选 B。
8.【答案】C。解析:A.乙醇和乙酸混溶,但二者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故 A 错误;B.酒精不导电,不能形成原电池反应,故 B 错误;C.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可
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 C 正确;D.HI 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HI 气体,故 D 错误;故选 C。
9.【答案】C。解析:角量子数对应着能级 s、p、d、f 等,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的电子云形状。主量子数 n 描述电子能量高低,磁量子数 m 描述电子云的空间伸展方
向,自旋量子数 ms描述电子的自旋方向。
10.【答案】C。解析: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
增大趋势,但同一周期中第ⅡA 族元素比第ⅢA 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第ⅤA 族比第
ⅥA 族第一电离能大,ns2np3、ns2np4、ns2np5、ns2np6属于同一周期且其原子序数依次增
大,但 ns2np3属于第 VA 元素,ns2np4属于第ⅥA 族,所以 ns2np3、ns2np4、ns2np5、ns2np6
几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是 ns2np6、ns2np5、ns2np3、ns2np4,所以最小的为 ns2np4,
故选 C。
11.【答案】B。解析:高中化学课程的性质有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故答案选 B。
12.【答案】B。解析:高中化学有 2 个必修模块和 6 个选修模块,其中必修包括化
学 1、化学 2,选修包括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共 6 个模块。每个模块 2 学分,36 学时。故答案选 B。
13.【答案】C。解析:化学 2 的主题包括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
可持续发展。而认识化学科学属于化学 1 的主题。故答案选 C。
14.【答案】D。解析:化学课程标准是普通高校招生化学学科考试的命题依据。故
答案选 D。
15.【答案】C。解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下:(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
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 21 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2)设置多样化的
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和化学科学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
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4)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
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
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5)通过以化学实验
为主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化学学习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
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6)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
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
积极作用;(7)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
发展,激励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8)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更多机会,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ABD 都属于高中化学
课程基本理念,正确;C 不符合,故答案选 C。
16.【答案】B。解析:课程包括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隐性课程,其中
文化课又包括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国家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应属
于文化课程中的校本课程。选择 B。
17.【答案】D。解析:A.因为新课程改革主要是为了摆脱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故 A
错误;现在新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
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是高阶段思维和能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式,
因此特别强调的应该是自主学习,故 B、C 错误。故选 D。
18.【答案】A。解析:复述策略主要分为识记过程的复述策略和保持过程的复述策
略,B、C、D 选项均属于保持过程的复述策略,故 B、C、D 错误。选 A。
19.【答案】A。解析:形成性评价也称过程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
学活动而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所采取的评价,题中为课堂提问,也就是随堂检测的意思,
为过程性评价,故选 A。
20.【答案】B。解析:信度指的是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效度是一种测验能够正确的
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特性或功能的程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效度必须
建立在信度的基础上,但是没有效度的测量,即使它的信度再高,这样的测量也是没有
意义的。故选 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道小题,21 题 12 分,22 题 13 分,总分 25 分)
21.【答案】
(1)化学家对物质的认识和研究,从宏观向微观深入。
(2)从定性向定量化深入。
(3)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向理论化发展。
(4)对物质的研究从静态向动态研究。
(5)由描述向推理或设计深入。
(6)向研究分子群深入。
22.【答案】(1)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
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2)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应紧密结合化学知识的教学来进行。如在“实验探究卤族元素的性
质递变规律”、“实验探究维生素 C 的还原性”等具体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与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3)要按照
课程内容的要求,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
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
予以评价和优化;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并科学地加以处理;能对实验现象做
出合理的解释,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4)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改革的精神搞好教学,转变教学观点,经常反思自己的教
学活动,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研究。例如,如何在必修课程模块的教学
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何处理好必修化学课程模块与选修化学课程模块之间
的关系?教师要通过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增强驾驭和开发新课
程的能力。
三、诊断题(本大题共 1 道小题,共 15 分)
23.【答案】
(1)NaNO2。
(2)方法一:第 1 步,要判断出该气体是 NO;第 2 步,依反应方程式
2NO+O2=2NO2,判断 2L 的 NO 气体与 0.5L 的氧气相混合,生成 1LNO2,NO 过量 1L;
第 3 步,依题意 1LNO2和 1LNO,完全被 NaOH 溶液吸收,生成一种盐,学生懂得 1LNO2
和 1LNO,可形成 1L+3 价的氮氧化物 N2O3,被 NaOH 溶液吸收,生成+3 价氮的含氧酸
盐 NaNO2。
方法二:判断该气体是 NO 后,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可以通过简单推理得到答
案:题设 2L 的 NO 气体与 0.5L 的氧气可完全被 NaOH 溶液吸收转化为含氧酸盐。即,
以分子数比 4:1 的 NO 与 O2,可完全被 NaOH 吸收生成含氧酸盐。即生成亚硝酸盐
(NaNO2)。
第一种思路是利用分步反应,第二种利用整体反应。对比上述两种不同看法产生的
原因,可以知道,两部分人对试题有不同的解题思路,本质上是学生对氧化还原原理理
解程度的差异;同时也说明了在新情境下运用知识能力的水平有差异。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1 道小题,共 20 分)
24.【答案】(1)材料中老师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和讲授法,多
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组织教学:
①谈话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师问生答的形式进行。材料中老师对于学生不理解
的问题,采用层层提问的方式,说明该老师采用了谈话的教学方法。
②演示法是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学生观看模型实物,借助多媒
体等方式。材料中老师对于乙烷和乙烯的结构通过让学生看球棍模型和动画演示的方式,
因此,该老师采用了演示的教学方法。
③讨论法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与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材料中老师通
过动画演示之后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因此,该老师还采用了讨论的教学方法。
(2)材料中学生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相对的是被动、机械和他主的学习。材料中学生并没有被动的接受灌输学习,而是积极
主动的学习,因此有自主性;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
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材料中在教师引导提示观看动画之后学生小组讨论合作,
共同完成并得出结果,因此为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对自主、合作学习
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在探究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材料中学生
遇到问题先自主探究,不会的老师在进行引导,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获
得过程,因此是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
(3)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教学,使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能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处在一种和谐的氛围里去感
受新知。在此基础上重视自主探索,提倡合作交流。
①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
是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因此我们要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学生经过一系
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多种观点的碰
撞、争论和比较,获得结论,才能真正理解和巩固,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②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不是说只重视过程而不要结果,没有结果的教学是不完整的,
重视过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加深对结果的认识和理解。教学结果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
它是基于过程的结果,是过程中的结果,是过程的沉积物,只有重视结果,才能将学生
的学习活动落实,真正学会知识,掌握技能。
五、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0 分)
25.【答案】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氯气与水反应的实质及产物;知道氯水的成分;认识
次氯酸的性质和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化学现象和反应,学会善于从实验中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
生活生产的意识。
(2)【重点】氯气和水的反应、氯水漂白性。
【难点】氯水的成分和漂白性。
(3)教学思路: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有时候我们打开水龙头会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其实这种刺激性的
气味就来源于氯气,目前有很多自来水都采用氯气来杀菌、消毒,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氯气和水的作用。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引导】我们知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氯气能不能溶于水?
实验表明 1 体积的水大约溶解 2 体积的氯气,氯气的水溶液称之为氯水。氯气可以和水
反应吗?请同学们提出假设或猜想。如何证明氯气和水确实发生了反应?请大家进行讨 论。
实验探究方案 1: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的氯水到紫色石蕊试纸上);
实验探究方案 2:检验氯离子(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硝酸银置于小试管中,再用胶
头滴管吸取少量氯水滴加到硝酸银溶液里)。
请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1 和 2 并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教师讲解】这两个实验都证明了氯气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Cl2+H2O=HCl+HClO(次氯酸)。
【教师设疑】在实验探究 1 中观察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周围是红色的,它的中间
部分是白色的,这意味着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那氯水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什
么?首先我们要知道氯水中都存在哪些离子和分子呢?请大家根据已有知识进行讨论、
推测。
【教师引导】新制氯水的成分:HClO、Cl2、H2O、H+、OH-、Cl-、ClO-。我们已
知 H2O、H+、OH-、Cl-它们都不具有漂白性。这里我们考虑 HClO(次氯酸)和 Cl2到
底是谁具有漂白性呢?请学生思考讨论实验方案。
请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探究 3 将氯气分别通入盛有干燥的红布条和湿润的红布条的广口瓶中,盖上玻
璃片。
【教师总结】氯气无漂白性,潮湿的氯气有漂白性,所以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就是
HClO。
【教师补充讲解】HClO 酸性比碳酸弱,具有强氧化性,它不稳定在光照下容易分
解:2HClO===
光照
2HCl+O2↑。
环节三:巩固练习
1.以下物质中,含有氯分子的是( )
A.液氯
B.氯水
C.盐酸
D.食盐
答案:B。
2.能使干燥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 )
A.氯气
B.氯化氢
C.氯水
D.液氯
答案:C。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同学说一说。
作业:生活生产中还有哪些物质可以作为漂白剂,它们有什么区别?
(4)板书设计
氯水
1.氯水:氯气的水溶液。
2.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
3.新制氯水成分:HClO、Cl2、H2O、H+、OH-、Cl-、ClO-
4.HClO:酸性比碳酸弱,有强氧化性。
光照 不稳定:2HClO===2HCl+O2↑
应用:杀菌消毒、漂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