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天工开物》中记载丝织品的处理:“凡帛织就犹是生丝,煮练方熟。练用稻稿灰入水煮。以猪胰脂陈宿一晚,入汤浣之,宝色烨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B.稻稿灰含有碳酸钾,其入水后溶液呈碱性
C.该过程实际就是生丝的除杂过程
D.生丝煮练之后变为熟丝,熟丝的成分是氨基酸
2.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M2.5(微粒直径约为2.5×10-6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乙烯、油脂、纤维素、光导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漂白粉、水玻璃、福尔马林都是混合物
D.纯碱、氨水、蔗糖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四氯化碳和酒精
B.石油分馏后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
C.分子式为C4H10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D.乙二酸与乙二醇生成聚乙二酸二酯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
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和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W 位于不同周期,Y、Z、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Z 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W>Z>X
B.Y、W均能与X 形成共价化合物
C.W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D.Y 与Z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一定得到强碱溶液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与稀醋酸反应:OH-+H+=H2O
B.碳酸钙与足量稀硝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
C.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Al3++4NH3•H2O=AlO2-+4NH4++2H2O
D.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6.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铜(Cu2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硫化亚铜(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如下反应:Cu2S+2Cu2O
6Cu+SO2↑,下列对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的氧化剂只有Cu2O
B.Cu2S在反应中只做还原剂
C.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7.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但没有气体放出的是( )。
A.CuCl2 B.AgNO3
C.Fe2(SO4)3 D.稀硫酸
8.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H2O>HF>H2S
B.熔点:Na>Mg>Al
C.碱性:Mg(OH)2>Al(OH)3>LiOH
D.结合质子能力:CO32->HCO3->SO42-
9.紫草宁可以用作创伤、烧伤等的治疗药物,它可以由1,4,5,8-四甲基萘经多步反应合成,两者分子的结构简式分别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计算得到加入的6.5g水最多能溶解2.3 g氯化钠,氯化钠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最后仍然得到饱和溶液,浓度为26.5%。
(3)本题有很多学生误选B。原因是没有根据氯化钠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去判断加入的3.5g氯化钠是否能完全溶解,故得出错误答案;其他误选A、D的学生可能是因为对溶解度的定义记忆错误,或者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没有掌握等原因造成。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24.【参考答案】
(1)对于化学概念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有以下方面有不当之处,导致了学习结果与教师的预期相差很大:
从教学目标来看,“初步认识从化学的视角,依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但恰恰这位给老师忽略了。
从教学流程来看,学生已有的概念、经验是对概念的学习是如何影响的,学生往往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观感受为依据,如将纯净等同于干净、洁净、澄清、透明;并且部分物质及特征学生并不熟悉,该老师的教学从讲定义出发,与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节。
从教学内容来看,学生初学混合物、纯净物概念应当在宏观层次,但是老师设计的练习中,液氮、氧化汞、冰水混合物等又超出了宏观的层次。
从教学过程来看,老师的教学就是在讲定义,学生的活动就是简单地接受重复和练习。
(2)要解决上述学生化学概念学习的困难。一方面,教师要思考概念知识的教学价值及教学过程的合理性问题,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深入研究学生的日常概念,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问题。因此可以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①概念的形成
提出问题“根据刚才空气组成的学习,请比较空气组成中所含的成分,他们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由此,由学生学习的空气的组成成分的分析,引出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②概念的理解
活动一:就是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这个活动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大多数是混合物;
活动二:可以做一个实验,或者是让学生观察一个演示实验,就是把灰褐色的铁粉和白色的石银沙混合,然后通过混合分离,让学生们对混合物和纯净物有一个清晰的感性的认识。
活动三: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辨析像洁净的空气、纯苹果汁,纯净水这样的一些常见的生活实例当中,来进一步认识到纯净物是指只含有同一种物质的才叫纯净物。
③概念的应用
出示一些常见的物质,让学生来区分。还可以让学生举例,将自己所知道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1小题,共30分)
25.【参考答案】
(1)步骤1现象:观察到溶液依旧是无色的。原因: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变红,酚酞滴入蒸馏水中不变色。
步骤2现象:观察到溶液颜色变红。原因: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变红;浓氨水显碱性,因此滴入浓氨水的溶液变红。
步骤3现象:几分钟后,会发现烧杯A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原因: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浓氨水能够挥发出氨气,氨气分子能够进入烧杯A中形成氨水使烧杯A中的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因此会观察到该现象。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认识到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并且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学习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现象等分析分子的性质,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对奇妙的化学世界更加的感兴趣。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酒精擦在皮肤上会很快消失,原因是什么,这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回答:分子会运动、酒精会蒸发、被皮肤吸收……
【实验探究环节】
教师完成探究实验步骤1、2。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说明实验现象不相同的原因。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概括得出:酚酞属于一种指示剂,遇到氨水就会变红,因此可以用酚酞检验氨水的存在。
②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步骤3,观察实验现象并小组探讨产生该现象的原因。15分钟之后请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概括得出: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溶液变红。因为浓氨水能够挥发出氨气,氨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因此能够运动到A烧杯中,这也就相当于A烧杯中有了氨水,酚酞遇到氨水变红,因此A中溶液变红。
【总结环节】提问:该实验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总结学生回答,概括: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应用环节】请列举生活中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