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某版本教材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中,设置了“先秦文选”专题阅读,下列作品适合选入的是
A.王充《论衡》
B.范晔《后汉书》
C.左丘明《国语》
D.司马光《资治通鉴》
【答案】C。左丘明《国语》
2.在“跨文化专题研讨”选修课程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推荐中外同类题材的作品,下列适合的是
A.《简·爱》与《西厢记》
B.《哈姆莱特》与《茶馆》
C.《老人与海》与《彷徨》
D.《三国演义》与《巴黎圣母院》
【答案】A。《简·爱》与《西厢记》
3.学生在成语探究活动中,梳理成语的来源,下列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A.源于神话传说:女娲补天夸父逐日青梅竹马
B.源于历史故事:完璧归赵白手起家投笔从戎
C.源于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杞人忧天掩耳盗铃
D.源于古代诗文:舍生取义水落石出分秒必争
【答案】C。源于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杞人忧天、掩耳盗铃
4.教学李商隐《锦瑟》,教师列举其他化用典故的诗词,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用典”的文学传统,下列适合的是
A.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B.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C.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答案】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研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与“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两个学习任务群,教师发现二者的目标和内容“重复中有提高”,下列阐释不正确的是
A.在广泛了解的基础上聚焦特定专题研究
B.在理解历史内涵的基础上认识当代价值
C.在记录阅读感受的基础上提炼探究成果
D.在积累文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表达能力
【答案】D。在积累文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表达能力
6.教学“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教师安排学生梳理“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建立语言资料库,下列适合的是
A.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B.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C.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过秦论》)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答案】C。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过秦论》)
7.讲解《石钟山记》中“古之人不余欺也”,教师列举其他倒装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句式特点,下列适合的是
A.秦,虎狼之国(《屈原贾生列传》)
B.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C.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D.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剃论战》)
【答案】B。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8.赏析《将进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教师让学生积累同样运用借代手法的诗句,下列不适合的是
A.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杜市《曲江二首》)
B.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伟业《圆圆曲》)
C.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岗毅《梅岭三章》)
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A。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杜市《曲江二首》)
9.某版本教材设置了“劳动光荣”主题单元,选编了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苏辙《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该单元所属的学习任务群是
A.当代文化参与
B.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C.文学阅读与写作
D.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答案】B。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10.某版本教材设置《乡土中国》单元,编排了“学习要求”“作品简介”“阅读指导与策略”“学习任务”等栏目,下列对编写意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引导学生阅读学术著作,体验各种类型整本书的阅读
B.引导学生拓宽阅读视野,建构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方法
C.引导学生了解学术著作的核心概念、观点和知识体系
D.引导学生基于学习任务掌握社会科学调查的研究方法
【答案】D。引导学生基于学习任务掌握社会科学调查的研究方法
11.阅读下面的语文会考试题,按照要求答题
坚信一首诗的沉默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久。坚信文字的冰库能冷藏最烫的激情、最新鲜的想象。时间,你带得走歌者带不走歌。
阅读上述文字,下列哪个选项最接近这段文字的旨意?
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②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③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④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对上述试题考查目的的分析,正确的是
A.关联不同类型文本,指向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积淀
B.关注写作技巧和方法,在比较当中考查写作能力
C.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引导学生个性化思考与表达
D.比较材料异同,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文本体裁特点
【答案】A
【解析】会考试题主要考查是强调诗歌的价值所在,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注重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积淀。A项表述正确。B项,表述错误,重点不在关注写作技巧和方法,C项,“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没有依据。D项, “比较材料异同\"表述不当。试题中没有材料之间的比较。故本题选A.
12.阅读关于朗读教学的反思,按照要求答题
一些教师安排学生朗读课文时,往往会提出这样的要求: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读出xx语气。\"读出感情\",首先需要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本中隐含的感情,这依赖于基本的阅读能力。但朗读与理解之间并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朗读依赖理解,但朗读又能够促进理解。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朗读,必须与咀嚼词句紧密融合。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本身,认真听听它的声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体温。
对上述反思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朗读与理解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B.朗读品质取决于文本理解的深浅
C.阅读能力影响对文本感情的理解
D.读出感情需要仔细揣摩文本语言
【答案】A
【解析】A项,材料中找不到依据,而且朗读与理解并不是简单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朗读有时t加深对内容的理解.B项,根据材料“读出感情”,首先需要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本中隐含的感情”可知文本理解的深浅会影响朗读的品质。C项,根据材料\"读出感情,首先需要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本中隐含的感情,这依赖于基本的阅读能力”可知表述正确. D项,根据材料“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朗读,必须与咀嚼语句紧密结合。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本身”可知表述正确。故本题选A。
13.阅读关于教师问题设计情况的归纳,按照要求答题。
【参考答案】
活动形式:小组合作交流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直奔话题
教师课件展示题目要求,引起学生思考。
(二)小组讨论,解决难题
1,提问: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到文章脉络非常清楚,作者始终围绕六国之亡“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层层展开,反复论证,透彻严密,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但逐层清理,也很容易发现个问题,即文章到第三段末尾,论点已阐述清楚。第四段如仅作上文的收尾,完全可以简化。第五段则已由论六国转向另外的方面。前面的写法很规范,而此处却突破了议论文的由总到分、再到总结收尾的常见结构模式,后两段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呢?
要求: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回答
明确:这一问题要通过对文章写作背景的考察和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来解决。
2、提问:此时的北宋情况如何?
要求: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回答问题明确:苏淘写这篇文章时,北宋王朝对强敌契丹(江)、西夏奉行以贿赂求苟安的政策。苏洵对这种赂敌愉安的政策极为不满,深感忧虑。
3,提问:作者实际的写作意图如何?是在研究六国历史吗?
要求: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问题明确:文章本意不在研究六国历史,而在借古论今,指出宋朝国策之非,为宋朝危机敲响警钟。
4,提问:试着总结,后两段的作用是什么?
要求:学生结合前面的讨论,举手回答明确:首段从论古入,收尾以慨今出,表面上是历史论文,实际上是以古为鉴,议当前政治,现实针对性很强。
(三)活动总结,升华感悟
反复诵读本文,感受文章的强大感染力。了解作者论六国并不是纯客观分析,而是将自己的政治观点夹杂其中,情感充沛,使得作者的意图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