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特点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能较好,但对于不同类型的奥氏体不锈钢,在焊接过程中,当奥氏体从高温冷却到室温时,由于C、Cr、Ni、Mo等合金元素含量的不同,金相组织转变的差异及稳定化元素Ti、Nb+Ta的变化或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的不同,其焊接接头可能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问题和缺陷。
(1)晶间腐蚀倾向:奥氏体不锈钢在450~85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停留,或在焊接热循环下,加热到450~850摄氏度的温度区间时,热影响区内奥氏体不锈钢的碳和铬形成碳化铬,使晶粒边界处奥氏体局部贫铬,发生腐蚀而丧失耐蚀对于焊缝金属,根据贫铬理论,在晶界上析出碳化铬,因此造成贫铬的晶界是晶界腐蚀的主要原因。过热区的“刀蚀”仅在由Nb或Ti稳定化的奥氏体不锈钢热影响区的过热区中产生,其原因是焊接时,过热区被加热到1200摄氏度高温,使Nb、Ti的碳化物大量溶解,冷却时,Nb或Ti原子来不及扩散,使活泼的碳原子在奥氏体晶界处于过饱和状态,在经过敏化温度区加热后,使碳化铬优先在晶界沉淀,造成贫铬的晶界,形成晶间腐蚀。热影响区敏化温度区的晶间腐蚀产生于600~1000摄氏度范围的区域,产生原因也是奥氏体晶界析出碳化铬,形成晶间贫铬所致。
(2)应力腐蚀开裂倾向:焊接接头的应力腐蚀开裂特征是:局部性;裂纹从表面开始,整体呈树枝状。消除残余应力的方法有:锤击焊缝法、振动法、或者采用喷丸处理使表面具有压应力状态;也可以对含Nb或Ti的稳定性奥氏体不锈钢进行850~900摄氏度稳定化处理。此外,调整焊缝金属的合金成分,使其具有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或者采用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应力腐蚀开裂的产生。
(3)热裂纹倾向:与其他不锈钢相比,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较高的热烈敏感性,在焊缝及近缝区都有产生热裂纹的可能。热裂纹通常分为凝固裂纹、液化裂纹和高温失塑裂纹三大类。凝固裂纹主要发生在焊缝区。液化裂纹主要出现在靠近融合线的近缝区或多层多道焊的层道间。高温失塑裂纹通常发生在焊缝金属凝固结晶结束的高温区。
(4)焊接接头的脆化倾向: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在低温使用时,为满足低温韧性的要求,焊缝组织通常应用单一的奥氏体组织,避免δ铁素体存在,否则将使低温韧性、塑性大大降低。奥氏体不锈钢在焊接过程中,焊缝中的γ相和δ相均有可能发生σ相转变,σ相是一种淬硬的金属间化合物,主要析集于奥氏体柱状晶的晶界,其成分不定,具有复杂的晶格。由于这种脆性的σ相的析出,使焊接接头的塑性和韧性严重降低,而且抗晶间腐蚀性能也有所下降。
2.奥氏体型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要点
奥氏体不锈钢可采用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以及埋弧焊等。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正确选用焊接材料,尽量选用含碳量较低和含稳定化元素(Nb)的焊接材料,以避免碳与铬形成化合物引起晶界处贫铬,从而提高焊缝抗晶间腐蚀的能力;选用含有适量铁素体促进元素(Cr、Mo、Si等)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材料,可获得奥氏体加少量铁素体双相组织的焊缝,以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焊缝的耐晶间腐蚀能力和抗热裂纹的能力;采用窄焊道焊接技术,尽量采用不摆动或少量摆动焊接,并在保证熔合良好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小的焊接电流、较低的电弧电压和较快的焊接速度;焊接过程中必须将焊件保持较低的层间温度,必要时可采用强制冷却(如水冷、吹压缩空气等)措施以控制层间温度和焊后温度,尽量减少焊缝在450~850摄氏度范围内停留时间。
马氏体不锈钢的焊接
1.马氏体不锈钢的焊接特点
高碳马氏体不锈钢在空冷条件下淬硬倾向很大。此类焊缝及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通常为硬而脆的高碳马氏体,含碳量越高,这种淬硬倾向越大。当焊接接头的拘束度较大或氢含量较高时,很容易导致冷裂纹的产生。为了避免裂纹,改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应采取预热、后热、焊后立即高温回火等措施。
低碳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
2.马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要点
此类不锈钢当采用同材质焊条进行焊接时,应选用低氢或超低氢型焊条,须经高温烘干处理。
(1)预热和后热:预热温度一般为100~350摄氏度,当w(C)小于0.05%时,预热温度为100~150摄氏度,当w(C)为0.05~0.15%时,预热温度为200~250摄氏度;当w(C)大于0.15%时,预热温度为300~350摄氏度。为进一步防止氢致裂纹,对于含碳量较高或拘束度大的焊接接头,在后热处理前还应采取必要的后热措施。
(2)焊后热处理: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通常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其目的在于降低焊缝热影响区的硬度,改善接头的塑性和韧性,消除或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焊后处理有回火和完全退火。
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
1.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特点
铁素体不锈钢通常分为普通铁素体不锈钢和超纯铁素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焊接接头的脆性问题,即焊接热影响区的脆化,包括熔合区附近热影响区的晶粒长大而引起的韧性下降,475摄氏度脆化,σ相析出脆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过热区脆化、475摄氏度脆化、σ相脆化以及焊接裂纹。
2.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要点
普通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焊前将焊件预热到150摄氏度以上,层间温度保持不低于预热温度,注意控制层间温度不可过高,以防止高温脆化和475摄氏度脆化。
(2)采用小的热输入、窄焊道焊接技术,防止在450摄氏度以上停留时间长。
(3)焊后进行750~800摄氏度退火处理,使碳化物球化,铬分布均匀,可恢复耐蚀性和改善接头的塑性。退火后快冷,防止σ相析出和475摄氏度脆化。
(4)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接,焊前不必预热,焊后不可作热处理。
铁素体不锈钢的焊接材料,原则上应选用合金含量与母材相近的焊条或焊丝,以保证焊接接头的均质性,只有在焊前无法预热,焊后难于热处理的情况下,才选用合金成分较高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材料。采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材料有利于提高焊接接头的塑性、韧性,但对于不含稳定化元素的铁素体不锈钢,热影响区的敏化难以消除。Cr25~Cr30铁素体不锈钢,常用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材料是Cr25~Ni13型。Cr16~Cr18铁素体不锈钢,常用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材料是Cr19~Ni10型、Cr18~Ni12Mo型。
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的焊接
1.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的焊接特点
这类不锈钢的焊接性良好,在一般的拘束条件下,焊缝金属的热裂纹敏感性小,但当拘束度较大和焊缝金属中含氢量较高时,会导致焊接氢致裂纹倾向,因此在选择焊接材料和焊接过程中应控制氢的来源,防止产生氢致裂纹。
2.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要点
(1)Cr18型双相不锈钢:这类钢焊接性好,焊接热裂纹和冷裂纹的敏感性小,接头脆化倾向小,因此,焊前无需预热,焊后也无需热处理。
此类钢焊接时,若接头的局速度较大,需严格控制氢的含量,防止产生氢致裂纹。对于薄板、薄壁管的封底焊接,宜采用钨极氩弧焊,并控制焊接热输入;对于中厚板封底焊以外的焊接,可采用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埋弧焊。
(2)Cr23无Mo型不锈钢:其与Cr18型双相钢一样焊接性良好,焊接热裂纹和冷裂纹的敏感性小,接头脆化倾向小,因此,焊前无需预热,焊后也无需热处理。焊接时为获得良好的相比例及防治各种脆化相析出,应控制焊接热输入在10~25kJ/cm的范围内,层间温度不超过150摄氏度。
(3)Cr22型不锈钢:焊接性良好,焊接热裂纹和冷裂纹的敏感性小,接头脆化倾向小,因此,焊前无需预热,焊后也无需热处理。当焊接材料选择合适、焊接热输入控制在10~25kJ/cm、层间温度不超过150摄氏度时,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对于这类钢的焊接,应严格控制焊材及焊接过程中的氢来源,防止氢致裂纹。
(4)Cr25型不锈钢:具有良好的焊接性。但要控制热输入,一般控制在10~25kJ/cm、层间温度不超过150摄氏度以防止焊接接头塑性、韧性及耐腐蚀性能大幅度降低。此类钢优先选用Cr25-Ni9-Mo4型超低碳双相不锈钢焊接材料。当焊接接头耐蚀性有更高要求时,可选用不含Nb的高Mo型镍基合金焊接材料。另外要控氢,以防止氢致裂纹。
烧结单齿辊堆焊修复方法
一、修复前准备清理油污、尘泥、裂碎块、铁锈。
检测主要工作部位及装配部位的形位尺寸,并做好记录。
对辊轴装置通水打压(0.7MPa),保压15min,检查主轴及辊齿各部位的漏水或渗水情况,把掉落的齿的部位进行临时封堵。
二、修复方案
辊齿部位磨损较轻,且水压试验不漏水处可直接实践与探索对辊齿进行堆焊。
磨损严重或水压试验出现渗漏的,可将整个辊齿用碳弧创割除,重新制作后再与主轴焊接。
三、单齿辊堆焊修复
1、焊前准备
为了保证良好的堆焊修复效果,应当进行下列焊前准备工作。
焊前清理
焊前需对零件进行打磨,去除零件表面的油污、铁锈、水分等杂质,直至露出金属光泽为止。如果堆焊部位还存有原有堆焊层,必须用气刨将原有堆焊层打掉,露出齿冠基体,方可在其表面堆焊。
工装准备
为保证焊接质量,便于操作,需制作专用工装,使焊接位置尽量保持在平焊位置施焊。
2、焊机
单齿辊堆焊设备选用气保焊机,焊机应具备以下要求:
焊接电流可输出矩形脉冲波形,达到喷射过渡,易于全位置焊接。
对电网电压波动具有自动补偿功能。
设有过压、欠压、过流、过热等自动保护功能。
根据电缆长度自动补偿,确保不同电缆长度均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3、焊接材料
(1) 焊接材料注意事项
由于耐磨焊丝在焊接速度、焊后成型、熔敷损耗率等多方面相比传统的耐磨焊条具有绝对优势,目前,绝大多数单齿辊生产和维修企业已全面使用耐磨焊丝。在选择单齿辊堆焊耐磨焊丝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硬度
耐磨焊丝的硬度大小,代表其耐磨性能的高低。一般来说,硬度值越大,耐磨性能越强。对于单齿辊的堆焊修复,必须保证耐磨焊丝的硬度>55 HRC。
耐高温
单齿辊的特殊工况,决定了堆焊时使用的耐磨焊丝必须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性能。普通高铬及高铬铸铁类焊接材料,在500℃以上高温时,其热稳定性和硬度剧烈下降,不建议使用。钴、镍两种合金元素都能提高合金材料的耐高温能力,建议选用含有钴或镍合金元素的焊接材料。
裂纹
当堆焊层的硬度>55时,裂纹很难避免。正常的裂纹是焊后应力释放的结果,属于正常现象,不会影响堆焊层的耐磨效果。但需要注意宽度达到1mm的大裂纹,交叉裂纹以及贯穿堆焊层到达单齿辊基体的裂纹。
(2)焊接材料型号推荐
北京固本kb998耐磨焊丝。该型号的耐磨焊丝在基体中加入镍合金,填充了碳化钨粒子,非常适用高温工作环境,最高可承受900℃工作温度,硬度60-63 HRC。
4、堆焊工艺及参数
除了合理地选择焊机和焊接材料外,正确的堆焊工艺也是单齿辊破碎机堆焊和修复的重要因素。
(1)焊前预热
焊前焊件需进行整体预热,预热温度应≥150℃。预热过程中,可采用数字式红外线测温仪测量温度。为减小焊接应力,防止冷裂纹的产生,在堆焊过程中要保持层间温度不得低于预热温度。
(2) 焊接参数
焊接电流220~280A、焊接电压22~28V、保护气体为纯二氧化碳或纯氩气、保护气体量20L/min、焊丝伸出长度15~20mm、焊接速度35cm/min、焊枪倾角80度、电流类型为直接反流。
(3) 堆焊流程
堆焊前将辊轴两端架设在两个滚轮上,以便于焊接每一排辊齿,每焊完一排,转动辊轴再焊接下一排,直至焊完。
对辊轴辊齿进行焊接,可用2-4台焊机同时进行。堆焊时沿辊齿宽度方向由上而下依次进行,直至达到要求。正反面焊完后,再焊两个侧面,侧面的堆焊厚度为4~6mm。
辊齿焊完之后,可在辊轴表面薄薄地焊一层耐磨层(3~4mm),以保护主轴,提高其耐磨性。
堆焊时,为防止焊丝中的合金成分烧损,焊接弧长应尽可能短些,焊丝摆动范围应限制在焊丝直径的3~4倍。
(4) 备注说明
此堆焊工艺及参数由北京固本科技有限公司制定和发布,仅适用于北京固本KB998耐磨焊丝。使用其他耐磨焊接材料时,文档内容仅供参考。
5、焊后保温
焊后要及时保温,随时用石棉被盖住整个焊层,使之保温并缓慢冷却至室温。保温时间不得低于48h(冬季施焊须较长时间),要充分做到堆焊部位的缓冷。
四、机加工组装
所有需要焊接或堆焊的部位实施焊接并达到要求后,对主轴轴承及密封部位进行机加工,以保证各部位的装配尺寸,最后按图样技术要求进行组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