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丁以后,在所有的神灵中,殷人祈祷的主要对象是
A. 太阳神
B. 祖先神
C. 土地神
D. 河神
【答案】B
2.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中西交通,开辟了著名的
A. “丝绸之路”
B. “西域之路”
C. “瓷器之路”
D. “西域走廊”
【答案】A
3.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
A. 礼
B. 孝
C. 仁
D. 义
【答案】C
4. 中国古代社会流传着大量的家训族规,内容涉及到
A. 个人行为
B. 家庭事务
C. 国家事务
D. 宗族与其他相关事务
E. 社会职务事务
【答案】ABD
5.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古代汉语的声调有
A. 平声
B. 下声
C. 上声
D. 去声
E. 入声
【答案】ACDE
6. 行业组织
【答案】又称行会,是手工业者的自发组织。
7. 九品中正制
【答案】是曹魏时期建立的一套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中央在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オ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
8 “中庸”
【答案】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即“用中”,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
9. 简述造纸术发明及传播的历史。
【答案】
(1)造纸术的发明者相传为东汉时期的蔡伦。
(2)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造纸。
(3)公元6世纪起,造纸术开始向东南亚国家流传,公元8世纪传人中东同拉伯国家,公元12世纪传入欧洲。
10. 论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答案】
(1)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道德修养道德实践。
(2)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基本特点是并不注重建构理论体系,而强调身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
从孔子开始,人们就把“言行一致”作为道德修养问题来说明。荀子有“知轻行重”说。宋代,程颐提出了“知先行后”的主张。朱熹继承了这一主张,朱熹并不是完全主张先知后行,他对此做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提出“并迸互发”说。王阳明对知与行的关系也有明确的说明。从道德修养层面上看,他强调“知行合一”则是有积极意义的。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反对“离行以为知”,提出了“行先知后”说。他强调的是知行的分而后合,肯定知与行各有功效。以上表明,王夫之较为辩证地解决了“知行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