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景观狗们再熟悉不过了吧,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育帆教授作品。该设计创造了一个人工与自然体悟的绝佳场所,先后荣获建筑传媒奖,及2012ASLA荣誉奖,布拉布拉,反正就是很腻害的样子~
“It’s a very honest project. It’s not trying to cover up what it is and it’s an example of everything done right in reclaiming a quarry. As it seeps down and stains, it will be even more beautiful.”
——2012 Professional Awards Jury
这是一项勇敢的项目。不是讲述对现场的如何装饰,而是一个恢复矿区的各 种合理措施的例证。而且随时光流转,它将变得更加丰富美丽。
——2012 专业奖评辞
该项目位于上海辰山植物园内。简单说一下上海辰山植物园的背景吧,有助于我们对矿坑花园有更为深入了解。
一、项目背景
上海辰山植物园(Shanghai Chen Shan Botanical Garden)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于2011年1月23日对外开放,--是一座集科研、科普和观赏游览于一体的AAAA级综合性植物园。
何以谓之辰山?
据明代董其昌(小编心中的大神,膜拜)记载,辰山“在诸山之东南,次于辰位”,也以此得名。古代地舆论,十二地支之一,辰指东南偏东的地方。辰山的人文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时期。20世纪由于采石,山的南坡已被削去。在植物园的设计中,这一部分被改造成为矿坑花园。
天干地支
清嘉庆年间所修《松江府志》中记有“洞口春云”“镜湖晴月”“丹井灵源”“甘白山泉”等辰山十景。1909年工商业者开始采石,50年代上海警备区后勤部工程大队辰山采石厂开始从事石材开采活动,至80年代中期才停止。现山上光纤、山体中防空洞及冷库依然归属部队,并需要在改造后保留其使用功能。
场地还是蛮有历史的嘛~
主角登场!
(一)矿坑深潭现状
辰山因为人类的参与活动,或多或少注入人文背景,周边自然环境较佳,作为上海稀缺性山林风景区。因此,可以说是有文化的场所。
每一类自然都有其特定的价值,我们不能只片面看到它的破坏性,忽视其在场地上的文化属性信息。
“每一处地景,均是一组意义丰富之信息结构的构成,地景形式的构成、特色的表现及意义的呈现,必须对“信息层”结构性的掌握和解析,再加以符合诠释。”
确实说的好有道理的
作为设计师的我们确实应该挖掘场地深层次内在关系
恩~
大师的意思就是说
我们在设计时,应尊重场地本身。场地本身作为客体,尤其正面及负面双重性的特质。也就是说,这块场地越“废”,它本身所叠加的“信息”也就越丰富,那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为我所用。这也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场地空间属性
矿坑区,山体坡度缓和,随采石作业不断深入,南坡半座山头被削去。其中西侧采石平台又向纵深挖掘,留下一处巨大的矿坑深潭,呈现平面及垂直向的双层负向空间特征。简单说就是坑~。
潭内遗留有卷扬机运输坡道,水面之上露出一个小半岛。在平台区域,为治理山脚滑坡设数层挡土墙,形成的台地增加了空间层次。
面对如此复杂的场地空间,作为刚刚入门的设计狗无疑会填坑!填坑!填坑!吃藕坑!
场地挑战
● 修复严重退化的生态环境。场地内植被稀少,物种贫乏,岩石风化、水土流失严重。
● 挖掘“废地”——矿坑工业遗址价值。
二、营建理念
大师面对复杂的山水怀抱的负空间,可以产生强大的聚心力,也就是场地负空间具有围合性,我们可以考虑面对“废空间”做文章,吸引游人入潭。
同时,卷扬机坡道位居中央,可开辟山隙,可以发展形成水上游线。也就是坑不采取填埋,采用了最小干预的设计方法,即尊重、回应、延续了场地本身累计的累计的人类若干历史阶段的信息层整体,顺应了场地原有逻辑,使得新旧得以共存共语。
合理组织平湖区,潭区,台地区。
解决策略逐渐明朗了~
三、营建内容
矿坑花园可分成镜湖区、台地区和深潭区3个区域。
它们的边缘地带,也就是双层负向空间的交叉位置,对于认知场地本体尤为重要,新与旧的并置关系最为清晰,空间的明性在此浮现。
矿坑花园总平面图 王隽岑,孟凡玉绘
重建表面结构,丰富生态群落
平湖区
平湖区平坦空旷,向北对景枯燥无趣的山壁和台地,东侧临渊极险,南侧水杉林界定边界,西侧尚有残缺山体围合。
设计在居中位置添加一个与山崖面曲线轮廓同型的镜面溢水池作为空间核心物,可产生倒影,形成对场地四周的全景关照,转移了看向消极面的注意力,同时增加各维度景观层次,有效改善了平湖区的空旷度,成景正合“镜湖晴月”之意蕴。
水体能调节局部小气候,滨水区增加水生植物生长展示空间,在周边适宜位置上组团布局种植,控制视线关系并形成看上去完整的绿荫,增强了风景的整体性。
台地区——景深层次
增强空间序列与开阔景观视野
台地区位于台地和山丘之间,其作为地下设施围绕有六个出入口。这些出入口通过三层错落的挡土墙互相连接,而各个错落的挡墙之间,种植各种各样的灌木丛。
设计师利用免费的石墙和锈钢板重塑了外观序列和韵律变化,同时多样的登山路线为人们到达顶楼平台和参观种植有多样化植物的“秘密花园”提供了不同的选择。
台地区为岩石植物展示区。将台地边缘阶梯式挡土墙原型转置重构,挡墙顶部设小径以便观景山、瀑、镜湖及深潭,同时开辟多条上台地路径。
深潭区——奥旷裕如
创建亲水亲岩游览路线,连接东西矿区
深潭区水域面积约1公顷,游线若即若离岩壁与水域,创造满足游客体验工业遗产文化的优质景观。
东方文化强调可观、可游,移步异景的体验。卷扬机的介入,使得深潭空间层次进一步丰富。钢筒置入,合理规划游线,亲水,置于深潭,仰望上空,感受自然与人工之震感。
闭栈道完全倚靠山壁而建,岩石触手可及;行至“一线天”,穿过山体后上浮桥进入水面空间;游人与崖壁若即若离,在行走之际可观赏采石留下的山石皴纹或仰观瀑布;最终进入山洞,完全融入山体,经由一条长150m、攀高25m的隧道,与山中原有冷室贯通,出得门来便是东矿坑另一片天地。整个游线既精彩刺激又宁静怡人。
全园鸟瞰
栈 道
By the way
矿坑花园是工业旧址、工业生活文化历史遗迹的保存,结合旅游产品开发,让大众与城市公共空间融为一体。
小编再给大家讲下工业遗产那些事儿
城市中存在大量工业废弃地,旧工业地带逐渐衰落产生了大量工业遗存。以建筑、景观、历史遗产、经济等学科介入,创造不可复制的历史价值。
工业旅游模式是通过对旧工业遗产的拓展利用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新概念,现代工业遗产旅游。从经济与文化角度增强城市形象特色和延续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其目标展示与工业遗产资源相关的服务项目,增强多元化的城市活力。
矿坑是采矿历史工业活动的遗迹,见证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破坏,赤裸的岩壁,体验式是设计,让每一位游客真切感受自然揭开的皮肤,才能体会宏大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