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在高考语文卷中的所占比重很大,是“重头戏”。如何演好这场戏呢?我认为,首要任务是要避兔高考作文中的十大“硬伤”,即高考作文的“十不该”。
不该跑题偏题。“文章成败由立意”,跑题偏题是考场作文最要命的“硬伤”。审题经常出现的毛病有两种,一种是完全抛开题目(话题、材料)、另起炉灶而造成跑题,另一种是为了标新立异、另辟蹊径而造成偏颎。审题要把握“三叉″。一是要看懂字面乂:准确地理解题目(话题、材料)的字面义(尤其是关键词语)是领悟题旨的第一步;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题目的文字一般比较多,这就更需要仔细阋读,正确理解,全面把握。二是要吃透引申义:引申义是蕴涵在题目里面的,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才能感知;题目的引申还包括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三是要领会提示义:有些题目附有提示语,提示语是命题人对考生的一种暗示,是为考生审题立意、打开思路铺设的台阶;提示语不论长短,考生都要高度重视,仔细阅读,认真揣摩,积极地从中获得写作的启示。审清题意之后,考生还要学会在行文中不断地扣题和点题,做到“一步三回头”、“回眸一笑百媚生”。
二不该文体不分。话题作文一般要求“四自”—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和题目自拟。新材料作文一般要求“三自”—角度自选、文体自选和题目自拟。文体的开放性给考生创设了扬长避短的条件,考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但是不少考生误以为“淡化文体”
就是不要文体,致使所写的文章不伦不类:写议论文,不像议论文,不知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写记叙文,人、地、事、时、物交代不明不白;写散文,线索不明晰,形散神也散。这样非驴非马的“四不像只能在三类卷以下。同时不要贸然去写诗歌。建议考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扬我所长。
三不该标题无神。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常常能起到先声夺人、催人卒读之作用,而出劣平淡的标题会冲淡文章的内容。在高考中,作文没有标题原则上要扣一定的分数。而事实上没有标题的作文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它会影响主题的表达,阋卷老师会认为你缺少了最基本的东西,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距离,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加大了扣分,考生可能会因此失去更多的分数。建议考生平常养成先写标题后写正文的习惯,同时写完文章后要仔细看一遍,这也避免出现这类“硬伤”的有效方法。
四不该头尾肿大。这种“硬伤”表现在背离了“凤头豹尾”的基本要求,开篇缓慢,久久不能点出主旨;结尾拖沓冗长,无病呻吟。无论是开头还是结尾,都应该简洁,一般说来,每部分不得超过文章总字数的十分之一,才能充分保障“猪肚”的丰富性。建议文章开头开门见山,不莫不枝,用刘勰的话说是“首唱荣华”,借用俗语就是“一句请出佛祖来”。结尾,或画龙点睛,收束全文;或照应开头,结构严谨;或引用诗文,点染升华;或抒情写意,余味无穷;或设问反问,启人心智。
五不该引用错讹。在阋卷时让阅读老师热议的一般是考生张冠李戴、贻笑大方的句子。建议:一是加强平时的积累,尽可能避免犯常识性错误;二是尽可能避兔如“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等大篇幅的引用;三是如果对引用的诗文词句记不清,考生可以转述,即使出错,也一定会得到阅卷老师的谅解。
六不该宿构套作。由于近年来对抄袭之风的挞伐,考生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抄袭了。但由于少数考生生活积累盆乏、思想苍白,有些老师也热衷于为考生总结一些作文“秘诀”,所以作文宿构套作之风并没有完全杜绝,主要表现在:考生或者把自己以前写过的作文改头换面,硬套进去;或者穿靴戴帽地生搬别人的作品;或者干脆就将作文给定的材料复述一下,然后议论敷衍成篇。各地区阅卷专家组对此都深恶痛绝,如果原封不动地说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最高不超过四类卷;如果作文主体套用一个故事,然后用主题词穿靴載帽的,最高不得突破三类卷。
七不该使用尚未流行的网络语言。很多网络语言只是在很小的圈子里分众流行,如果写进考场作文,则很容易被阅卷老师判做语言不规范,因为不是每一位阅卷老师都很熟悉网络,都能够看得明白你的网络语言的含义的。
八不该原文引用所给的材料。一般说来,现在的作文考试都常常给出了一定的材料,以引起写作的思考。但是,如果我们原封不动的引用所给材料,则会耽误时间,也会留下缺乏概括能力的不良印象。要引用之能够是截取精华,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叙述。
九不该使用方言土语。方言土语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一用就很容易暴露自己的地方身份,给阅卷者不必要的其他信息,也给人语言不规范的感觉。
十不该轻易写科幻和纯抒情的散文。在今天的考场上,一般都是在考察我们关注社会积淀文化书写思考的能力,属于创作类的科幻作品,阅卷者认为很难评分,缺乏学科的科学考察的阅卷基础,纯抒情散文,也因为缺乏深厚的理性光芒容易形成空泛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