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成。对别人的专业存有一份敬畏心是现代人所缺乏的。认为什么都很简单是现在“有知识没文化”的一代人的通病。这种问题出现在小儿推拿界,是因为准入门槛过低造成的。从业人员的不够专业,才会使得外行人把你看贱,把你看扁。也是因为这些原因,才产生了许多认识上的误区。这些误区产生的根源就是不尊重。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自重。这才是根本去除误区的办法,要想真正学好小儿推拿,首先要知道小儿推拿的辩证思想。
小儿推拿小孩好用,大孩不好用。
这个误区为什么不具体地说是多大好用,多大不好用呢?是因为,版本太多了。据我所知,有提3岁的,有提5岁的,有6岁的,有7岁的。当然,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版本,真是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遇到事情,总要温一个为什么吧。我想起了那句“恕弟子才疏学浅”。我是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专家”要这么说。3岁与4岁的区别在哪里呢?为什么5岁可以,6岁就不行了呢?我真诚的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之所以为孩子选择小儿推拿这种疗法的目的是什么?是因为想让孩子远离药物!我想对迷惘的你说,小儿推拿对于我们来说,多大年纪都好用。不存在“多大好用,多大不好用”的问题。
那么,可能你要问了,这么说有依据吗?
当然有了。目前全国小儿推拿流派中影响最大的流派叫做“三字经流派”。很多家长也都在看这个流派的著作。“三字经流派”的理论依据叫做《推拿三字经》。接下来,我就引用《推拿三字经》里的前几句原文来说明这个问题。
“徐谦光,奉萱堂,药无缘,推拿恙。自推手,辨诸恙,定真穴,画图彰。上疗亲,下救郎……”
上面是这本小儿推拿专著的前几句。挺容易懂得吧。我简单翻译一下:
徐谦光(书的作者)奉养自己的老娘(萱堂)。老人家身体不好,还不能吃药(药无缘)。于是,徐谦光就给老娘推拿治病。治疗的过程是先辩证论治,然后通过推手来完成的。徐谦光把这个疗法所需要的穴位以图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以此解除家人的病痛。不但可以给老娘治病(上疗亲),还能给孩子治病(下救郎)。
看明白了吧。徐谦光的小儿推拿,原本是给不想吃药(或者不能吃药)的老娘治病的。后来发展到,连孩子一起治了。
如果,以后再有人跟看到这篇文章的您说“小孩好用,大孩不好用”这样的话。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反问他/她:
你会推拿吗?你会小儿推拿吗?大孩治不好,小孩你就治得好吗?
问的时候,态度好一点,不然就不愉快了。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么说的人大多是外行。这些人,对治好大些的孩子没有信心,其实,他们对小些的孩子的疗效也不是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