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题回顾
1.题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内容:
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3.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奉献社会助我成长;
(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教学中注意师生的交流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试讲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参考解析】
《为政务公开喝彩》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事例的讲解来理解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正确与否,明白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体会思维由具体逐步上升进行抽象的过程,培养其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与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
【难点】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意义与作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多媒体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教师以为学生们播放动画片《纸上谈兵》和《自作聪明的驴》为契机展开教学,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观看:上述两个小故事都阐述了什么道理,它们其中有共性的地方吗。收集学生们的答案,予以总结,并导入所要讲述的知识点“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和要求
学生阅读教材,自学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和哲学依据。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的出发点。
(2)哲学依据(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学生回忆物质意识的辩证关系,教师引导二者关系即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
A.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只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3)举例说明:马谡失街亭、宋江三打祝家庄。
(4)结论:意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以课件上关系图为例,详加讲解。
2.实事求是
过渡:再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诞生(德育渗透点)为导入口,辅以歌曲《东方红》和《春天的故事》,导引出“实事求是”。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回忆并交流自己在周围生活中见过哪些花草树木,教师巡视,并给每个小组给予点拨,之后请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
(1)科学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2)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
必须从“事实的总和”出发,从“事实的联系中去把握事实”,而不能从部分事实出发,虚构一些联系放到事实中去,否则就要犯错误。以“盲人摸象”为例,详加讲解。
(2)必须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刻舟求剑”为例,详加讲解。
结论:A.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B.主观与客观有机统一。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二者关系
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讲解。
环节三:巩固提高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以“行业组图”为例,辅以歌曲《时代栋梁》详加讲解。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以“和谐社会组图”为例,辅以歌曲《走向复兴》详加讲解。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以“青藏高原铁路组图”为例,辅以歌曲《天路》详加讲解。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认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联系,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意义与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前提。
作业:
“按图索骥”、“郑人买履”和“南辕北辙”,各阐述了什么道理,进行说明?
答案要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题目二:《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一、考题回顾
1.题目: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内容:
文化对人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我们可以这样说: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例如,文化赏析,包括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绘画欣赏、文物欣赏等,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大大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3.基本要求:
(1)讲清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
(2)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参考解析】
《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理解优秀文化如何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能力目标】能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难点】文化为什么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聆听歌曲,导入新课
2019年元旦清华大学师生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思考:这首歌曲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教师总结,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对人又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化对人生又有着怎么样的影响?顺势导入今天的新课《丰富精神世界》。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活动一:情境创设
在一次评选20世界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文化作品的活动中,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雨》、雷锋的《雷锋日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榜上有名。
同桌之间合作探究,你怎样看待这次评选的结果?你读过其中的作品吗?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同学分享。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进行追问:你认为那些书曾经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能就此提供自己的说明或例证吗?
教师总结:文化对人的有着重要影响,文化不仅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培养人格的重要途径
活动二:小组讨论
除了读书可以帮助我们丰富精神世界外,还有哪些其他活动呢?
参加这些活动对人格形成又有着怎样的作用?
学生以政治学习小组为用时5分钟讨论以上问题,讨论中老师进行巡视和点拨。
小组回答,教师总结:文化赏析,包括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绘画欣赏、文物欣赏等都是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参加这些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3.当前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活动三:时政新闻厅
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改革开放40年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行时政分享: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并将在2020年举办冬季奥运会
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精神的“女排精神”
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引导其他学生思考:这些文化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教师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大大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环节三:巩固提高
问题:在学校参加了哪些社团组织和活动,谈谈印象最深、感受最强的体验。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进行正确引导。
最后师生明确: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文化,不断丰富精神世界。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不仅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还是培养人格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紧跟当前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不断提升文化素养,树立文化自觉。
课后作业:文化塑造人生除了优秀文化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外,还有哪些其他表现呢?课下搜集一下相关材料,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题目三:《兼顾效率与公平》
一、考题回顾
1.题目:兼顾效率与公平
2.内容: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对公平的追求会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汇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基本要求:
(1)讲清效率与公平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要有师生互动。
(4)试讲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参考解析】
《兼顾效率与公平》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兼顾效率与公平,学会树立效率优先的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效率与公平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难点】如何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引入实例法、情境探究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播放《三个和尚》的音乐片段。
思考:音乐中这个故事情节简单,短小精悍,但却十分有名,流传至今。故事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哪位同学发现了?
学生回答:“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教师总结:下面我们就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一奇怪的现象。从一开始的一个和尚到两个和尚再到三个和尚,人力的投入一直在增加,但产出却越来越少。换句话说,是什么在降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效率。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效率的含义
过渡:同学们,孙中山先生曾这样解释过效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货畅其流。”当然,这只是对效率的一种形容,还算不上定义。那么,什么是效率?什么是“讲效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找到答案)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讲效率”也就是提高效率,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以最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成果。那么如何提高效率呢?让我们回到《三个和尚》的故事当中,思考两个问题:
(1)为什么和尚多了反倒没水喝了?
(2)如果让你来做长老,改变这一状况,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大家挑水的积极性呢?
(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看来,“三个和尚没水喝”并不是规律。如果能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分配方式,把劳动报酬与贡献的多少挂钩,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效率是可以提高的。三个和尚不仅不会没水喝,而且会有水喝不完。当然,如果分配方式不合理,不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就如计划经济时代的“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不干,少干)。可见,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也就是说,效率和公平是有密切关系的。
2.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过渡:在经济学领域有这样一个比方,把社会财富比作一块蛋糕,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蛋糕做大,并且把蛋糕分配合理。其实这就涉及到分配领域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下面大家来看多媒体展示的“做蛋糕”与“分蛋糕”的图片,同学们思考一下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学生讨论,老师总结:把蛋糕做大,体现了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蛋糕分什么”?所以说,如果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对公平的追求会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把蛋糕分好,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蛋糕分好了大家都高兴,才会更积极的去做蛋糕”。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3.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过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那么,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呢?(同学们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找到答案)
学生总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环节三:巩固提高
师生互动: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谈谈你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环节四:小结和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效率的含义已经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同学们要重点掌握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课下请同学们做一项小调查:调查自己家里近几年的收入情况的变化,并探究这些变化相联系的国家政策,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讨论。
【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题目四:《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考题回顾
1.题目:哲学的基本问题
2.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也有一些哲学家,如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的观点被称为不可知论。
3.基本要求:
(1)结合热点时事。
(2)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参考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能力目标】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观点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三、教学方法
问答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哲学思想、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到现在我们学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探讨哲学已经几千年了,也因此出现了不同的哲学流派,他们往往会抱着某个问题争论不休,从而使得哲学领域出现“百舸争流”的思想,但哲学家们争来争去,最终都要回答一个共同的基本问题,从而将思绪纷繁的哲学派别化为两大对立的阵营,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我们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课堂探究: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
探究提示: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如宇宙、人生、思维等,但是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思维与存在也可以用“意识和物质”两个词语进行替换。
教师:大家想想,你觉得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提问:物质和意识,谁为“第一性”?到底是谁决定谁。
根据学生们的不同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两种看法。凡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的,我们说它是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的,我们认为它是唯心主义的。这样哲学就分成了两大阵营。
教师追问: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和大家谈宇宙飞船、航空母舰、高铁动车的时候,大家脑海中是不是会大体浮现出它们的形象啊?比如航空母舰体积非常大,可以运载飞机火箭等。这些想象就是我们哲学上说的意识。如果我现在跟秦始皇、汉武帝讨论这些,他们的脑海中会有这样的反映吗?
从这里看,大家觉得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呢?是谁决定谁呢?
学生回答: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教师提问:“同一性”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的意识能否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观点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老师点评总结:根据我们班同学的三种看法,认为意识可以正确认识物质的,属于可知论者;凡是认为意识不能正确认识物质,属于不可知论者。当然也有些同学是两者观点都有,这种同学我们把他称为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
教师提问: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庄周梦蝶。
睡着了会做梦,这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正常人都能分清梦和现实,不会把它们混淆起来。如果有谁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继续把自己当作蝴蝶,张开双臂整天在花丛间作飞舞状,大家一定会认为他疯了。然而,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名叫庄周的中国哲学家,有一回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刚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这么看来,庄周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便是: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象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庄周对此显然是怀疑。在他看来,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那么,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但是庄子的本意却是由此进一步推理,得出人实际上是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哲学理论。这就是不可知论。
环节三:巩固提高
课堂练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 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D.唯物和唯心的关系问题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正确认识的 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其中,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作业:课下搜集一些不同派别哲学家的一些名言,能够体现其哲学思想。下节课和同学分享。
【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题目五:《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一、考题回顾
1.题目: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2.内容: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些人消费时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这种消费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
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参考解析】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从求异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标】正确评价和对待求异消费观及消费行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难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原则
三、教学方法
问答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通过PPT展示某些中学生花费“巨资”追求穿着标新立异、“非主流”以及染发烫发等的图片。
学生观看完图片展示后进行思考:通过观看这些“新颖”的图片,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与体验?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大部分同学还是接受不了这种过度追求标新立异的穿着打扮,这仅仅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部分,过分追求标新立异还体现在生活中的去多方面,这种行为不仅不能带给我们视觉上的美感,导致这些同学过分关注穿着打扮,分散注意力,还会引发不合理的消费。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去简单的了解一下求异心理的表现以及引发的消费。现在开始我们今天的课程《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环节二:新课讲授
1.什么是求异心理
根据之前展示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求异心理?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求异心理,简单地说,就是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创新思变。它本身没有错误。
2.求异心理的利弊
过度:在了解了求异心理的内涵之后,请同学们思考:求异心理是好是坏?我们应不应该提倡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利有弊:(1)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对消费者来说,可以展示个性风采,也可以愉悦自己;对生产经营者来说,可以推动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求异,创新是生产发展的原动力。目前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根本目的就是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我们不应反对求异心理,而应保持求异思变的心理。(2)但它的弊表现在,过分追求标新立异,展示个性,不但要考虑社会认可,还要考虑代价。
3.求异消费要把握“度”
结合之前的学习,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针对求异心理的弊端,我们应该怎样合理的把握好求异心理引发的社会质疑和消费代价?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针对求异心理会导致的弊端,我们应该积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同时,针对求异心理,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其积极意义,应该提倡适当的追求“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必须合理掌控好求异心理的“度”,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课程结束之前,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我们学习过的知识回答一个问题:
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认识正确的是( )。
A.可以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 B.不必考虑社会的认可
C.提倡过分标新立异 D.没有任何道德代价
【答案】A。解析:该题考查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利于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促进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故A观点符合题意,B观点错误,标新立异必须考虑社会认可,C观点错误,标新立异不能过分,必须考虑社会的认可,D观点错误,错在任何二字,故答案应选A。
教师总结:对于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了解下面几个内容:有利: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促进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有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对待它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本题难度一般。
环节四:小结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的相关的重要知识。课下请同学们完成3条关于自己生活中遇到过的过分追求求异心理而引发不合理消费的表现,以加深自己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题目六:《商品的基本属性》
一、考题回顾
1.题目:商品的基本属性
2.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到农贸市场购买粮食、蔬菜、水果,到商店购买油、盐、酱、醋以及服装、鞋帽、文化用品。这些需要购买的物品都是商品。
人们购买这些商品,是因为它们有用,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生产这些商品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你能够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商品的基本属性吗?
我们从市场上购买的物品,是人们耗费一定的劳动生产出来的。人们生产这些物品才是为了自己享用,而是为了拿到市场上去交换。这些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成为商品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2)教学中注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有适当的提问环节;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参考解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理解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能够举例说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能力目标】进行科学抽象思维,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商品的基本属性与生产商品劳动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品的基本属性。
【难点】商品价值的内涵及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环节一:课堂导入
视频展示:多媒体播放视频:中国各大港口进出口商品快速增长和华为手机越来越受到国外消费者的欢迎。教师提问:这些商品都有什么样的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都感受到了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商品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国外消费者的欢迎。我国的商品都是广大劳动者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商品到底有哪些基本属性和特征呢?下面我们进入《商品的基本属性》的学习,一起去寻找答案。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商品的含义
情境展示:四幅图片:A.阳光 B.家里用的自来水 C.超市货架上的物品 D.妈妈给我织的毛衣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判断某一物品是否是商品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判断一种物品是否是商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第二,必须是用于交换。
2.商品的使用价值
活动展示:教师多媒体展示超市内各大商品的图片,并提问学生:我们去超市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师总结: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通俗的说——有用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即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商品的质量。也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因素——物美。同时,我们也会考虑商品的价格因素,即价廉。
3.商品的价值
情景展示:超市中不同商品,标价不一样,普通消费品和高档耐用品价格差距很大。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问题:这些商品为什么价格有差距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人们耗费了一定的劳动生产出来的,即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环节三:巩固提高
活动展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积极讨论,学生自行判断,并发表看法。
教师总结: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作为商品,它必须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二者缺一不可,商品的价值不能离开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随机对本课重点内容进行提问。
拓展作业:找到自己生活中的案例或者是物品来进行判断是否是商品。
【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