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情境和艺术创作过程趋化成艺术的现象频频出现,种地这种劳动生活场景,逐渐演变为“种地艺术”也就不是不可能的事了。
艺术是人们为满足精神需求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的成果,它以满足人们视觉、知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需要的外在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舞蹈、音乐、绘画、雕塑、书法、戏剧、电影、文学作品等等都是艺术的表达形式。近些年来这种创作活动的本身,以及更广阔的生活景象,似乎也趋化成人们认定的艺术了。
走进上述艺术表达形式中的种地生活场景,自然就是种地艺术了。这一定不是题主所要的回答内容。题主说的种地可不可以是“种地艺术”,大概是指种地活动本身可不可以成为艺术,即种地艺术。如果是下面这种情行,就可以视种地为艺术了:种地不是为了获取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须品,或用来交易换取金钱,以维持满足生活需求。而是为了达到愉悦身心,即带来美的享受为目的。
艺术的功用是超越物质的精神美感享受,如果能体现这个特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说生活中的很多活动都可视为艺术活动,我们可以称其为大众行为艺术或大众生活情景艺术。前些年流行起来的行为艺术,我以为定义有点狭窄,内容单一枯燥且矫揉造作。
近些年来,不少艺术创作活动的本身,似乎也趋化成人们认定为艺术了。即大众行为艺术或大众生活情景艺术。
画家画出的画,是艺术品,画家作画的场景又何尝不是艺术呢?种地你如果沉浸在生命的喜悦和生活的享受中,这个过程是不是艺术呢?“诗意地活着”是不是说,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就是艺术呢?
艺术的起源有劳动说、愉悦说、游戏说等多种说法。长久以来,艺术都是少数人劳动创作的领地,现在也是这样。但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生活的普遍提高,艺术正在呈现出和大众的生活、劳动融合一体的趋势。那些曾经的生产活动、生活场景,其过程正在演变成无物质功利的艺术体验和审美享受,如钓鱼、打猎、采摘以及城市人到农村、庄园体验式劳动等。
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国外的视频:街头音乐演奏者。一个小女孩把一枚硬币,轻轻放倒演奏者前面地上的帽子里,随着优美的音乐,来了很多路人,来了很多音乐家,这样在街头,音乐家和互不相识的路人群众,演出了一场感人的盛大的音乐和爱的盛典。半岛庶翁把它称为生活情景艺术。后来我又在网上看到了类似的视频,在我们的车站商场等宽阔的地方,一些专业人士的表演和过往群众的参与,让现代生活场景成了美眼悦耳养心的艺术活动。这正是符合了人类的发展轨迹。
记得在开放的初期,上海戏剧作家沙叶新,曾创作过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互动的话剧,是使台上和台下成为一个整体,这种创新的演出形式,应该是让生活成为艺术的有意义尝试。后来好像也出现了这样的台上台下互动的话剧形式,以及街头“闪停”、“闪舞”等大众生活情景艺术。
艺术史告诉我们,最早的艺术和劳动、生活是一体的,不分离的,随着发展后来便分开了,而回归合一是必然的趋势和结局。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初现端倪,承认它接受它,顺应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才是应有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