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研经验:中国石油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成功上岸经验分享
一、考研择校与定专业
有关于择校方面,就我自己而言,我是优先选择的专业课,也就是物理化学与数学二,我考虑的主要原因,其一就是有关于此专业的前景确实较为广泛,之后的选择面也会较广;其二就是周围同学、舍友学习这两门专业课的比较多,所以我想的是学习交流也会方便许多。选好专业课后,在学校的选择方面,我也看过许多学校的情况,比如浙江工业、南京工业等等这种类型的学校,我的思考方面是,该类型学校毕业之后在当地优势较大,而如果我选择回山东的话,应该会有一定不利的影响。同时在比较过难度较大的学校之后,我发现中国石油大学对我来说较为合适,它在山东知名度较高,而选择去北京中石油也是因为去北京开拓眼界、提高能力。
该校该专业的报录比在1.8—2:1左右,其实这也算是不高,但还有一个比例就是进入复试的人数与录取人数之间的比例在1:1左右,而今年则是1.1—1.2:1左右。由上述两数据可知,该校该专业的难度可以说是在中等附近。
二、初试复习经验
专业课选的是数学二跟物理化学,对于要考数学的朋友,就我自己而言的话数学是一门吃力不一定讨好的学科,因为在我看来数学的学习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思考,但却会因为一个小地方不会而卡住,也就是说数学需要学的比较融会贯通才可以,所以在我看来,别的科目可能习题知道怎么做知道这个知识点就可以,而数学不行,这也算是我的一个教训吧,各种类型的数学题一定一定要自己做,不论做的对错一定要自己做出来才可以,在做题的过程中把答案放到一边,对于和我一样自制力比较差的朋友,我的建议是将答案放到宿舍中,上午做完一套或者一批题后,充分思考过后,当天下午用少部分的时间进行纠错和整理以及对相应知识点的再学习。对于选哪个老师的课方面,大部分同学也都是选择的张宇老师和汤家凤老师的课,据周围人说汤家凤老师的课程基础性非常强,并且也是非常细致,比如一个题老师会从头到尾都做出来。我跟的是张宇老师,张宇老师的课程风格方面非常的幽默风趣,一些知识点都会讲成相应的小笑话,也非常有用,记忆尤为深刻,老师的课程也有自己的书,技巧性非常强,我跟张宇老师的有一个教训吧,跟张宇老师千万不能懒,一些题老师说过思路后一定一定要课后完完整整的自己做出来,千万千万不能偷工减料,张老师的课对我这种想偷懒的人是极为不友好的。习题选择方面我是选择的把张宇老师30讲先完完整整的做一遍,然后做1000题,之后是18讲,做后面这两本题目,不会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反馈到30讲中,然后张老师还有一本闭关修练,我没做原因就是感觉太难了,对于我来说完全没必要,当然追求高分的同学可以做做,我觉得还是在看看别的老师编的习题做对比,这样比较好。进度较快的同学在暑假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会完成,之后一定也要有固定的时间来做数学题,公式定理一定一定要熟记心中,不能到用的时候再看课本,这也是我的一个教训吧。
专业课方面,我也是暑假开始的,我首先是跟着一个视频课过了遍物理化学课本,以及把相应的习题搞懂,完成这项任务大约是暑假刚好结束,之后感觉就是拔高了,选择了一本适合自己的习题,以及加上学校考研老师整理的大量题目,不断地进行刷题做题。其中有一个教训就是不能无脑的刷题做题,不能只顾着题目的数量,一定一定要将错题和错误记忆的知识点反映到课本中进行再学习。
然后就是到了真题,该专业的专业题目年份较多,而题目的规律性是2008年之后较为显著,2008年之前有些题目会较偏较难,而我感觉今年的专业课题目也是稍微有些变化,简答题和填空题题型虽然没变,但题目的计算量、思考量等略微变大了。这些题目的来源就是各个学校的考研群中。
在技巧方面,我觉得还是要跟周围同学适当交流,虽然要按照自己的进度节奏来学习,但也要了解下周围同学的学习情况,避免闭门造车情况的出现。
专业课用书方面我个人用的是天大第五版课本,以及这本书后面的课后习题,我还用了大连理工出的一本物理化学习题集,我觉得此本习题更为全面系统,且重视基础。大家如果专业课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专业课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专业课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非常明显。
三、复试准备经验
今年复试线为279分,其中有41人进入复试,拟录取34人,复试录取比例为1.2左右。复试内容为化学综合或者化工综合,我选择的是化学综合,也就是无机、有机、分析、物化以及中国石油的指定的一本专业英语,复试难度方面我个人感觉是偏基础一点,课本基础知识较为重要,复试风格也是较为轻松,一定要有礼貌且尊重老师。
四、最后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
一定一定要保持好心态,千万不能因为几道题目或者一套题目做的不好而心态崩掉,应该把这种请款的原因总结出来,提高自己。
还有就是要保持良好的作息,当遇到不顺的事情可以找个小伙伴来倾诉一下,适当锻炼身体,有良好的身体条件,才能保持高效率学习,坚决反对疲劳无效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