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疔,从字意言,丁与疔同。“丁”初出于《素问·生气通天论》:“膏梁之变,足生大丁”。华佗《中藏经·论五疗状候第四十》说:“五疗之候,最为巨疾”。《诸病源候论·丁疮候》:“初作时突起如丁盖,故谓之丁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盖疗者,如丁钉之状,其形小,最根深,随处可生”。故疔疮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从疮形言,初起疮形如粟.坚硬根深,如钉丁之状,故名,细长带“帽”形似钉子,疔常长有胼胝,也有直接生长在表皮,刺人真皮的。例如:足下疗疮是也;其二,从病势言,系指发病迅速而危险较大的感染化脓性疾病。例如:烂疔、疫疔是也。
疗名,古文献记载较为混乱,(中藏经》出五疗名,(病源》载疗名十种,唐《备急千金要方》增为十三种,明(证治准绳》扩增至四十五种,适至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沿袭《外科正宗》六疔之说,又增“内疔”、“暗疔”、“羊毛疔”等,并按部位,将颜面部疔、手足部疔一一列出。现代一般将疗分为颜面疗(颜面部急性化脓性感染)、手足疔(手足部急慢性化脓性感染和肿毒)、红丝疔(急性浅层淋巴管炎)、烂疔(梭状杆菌肌肉坏死)、疫疔(皮肤炭疽)等。由此可见,中医之所谓疔,包括了现代医学的部分急性化脓性感染和特异性感染。说明对于疔的认识传统医学存在着差异,而传统医学在各个历史阶段对疔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亦存在着各家学说。
二、分类
在足病修治中疔名称很多,如干疔、血线疔、综合疔、肉疔、蛇头疔,脖领疔、盖趾疔,对趾疔、顶趾疔、偏趾疔,嵌甲疔等。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按其症状性质命名,一类按部位、形态命名。本节主要按症状性质对常见的疔加以论述:
1.干疔为一细长带“帽”的非正常组织,体积大小不等,一般长约24mm,宽11. 5mm,并有较长的深根,刺人真皮,压在皮下,有的可刺人脂肪层。由于比较坚硬,可直接刺激神经末稍,痛感明显。在表面,疔比四周的脱服表面高0.51二。患期较长的,表层生有一层白皮。疔呈灰青色,与胼胝有鲜明的分界线。
2.血线疔形状体积基本与干疔相同,所不同的是疔的周围缠绕血线触之剧痛.破之流血;片平后,缝隙间也渗出血点。这种疔与正常组织连接疏松。还有一种叫神经血线疔,片开后在皮肤纹里中有许多小自点,疼痛严重。
3.肉疔疔体为圆形,钱粉色的软组织,交界线也较明显。
4.综合疔在胼胝下生有多种类型的疔,修治难度较大。
以上按性质症状,这些疔多生于掌跖部和跖趾下端,因生部位和形状而划分的疔,性质基本相同,不属于干疔,就属于血线疔、肉疔等。如盖趾疔长在趾上关节处,偏趾疔长在趾的侧面,对趾疔长在两趾关节侧面相对而生,顶趾疔长在趾的顶端。长在趾甲跟部的叫脖领疔,长在趾甲前面的叫蛇头疔,长在趾甲中心的叫窝心疔,长在甲沟的叫嵌甲疔。
此外.长一个疔的叫单疔,长几个以上的疔叫多疔。
三、修治方法
1.单纯疔包括干疔、血线疔、蛇头疔、窝心疔、脖领疔、潜趾疔等,在疔嵌人深度触及局部末梢神经和血管时亦需配合麻醉手术疔法,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1)干疔可以生长在脚的各个部位,修治时依据患部不同部位确定患者体位,将患部表皮绷紧,右手吊腕,采取立刀挖法,首先进行局部常规消毒后,右手持刀沿着正常组织与非正常组织分界线进行划口一周,然后用无菌条刀,在划口处进行推切,刀刃进人表皮后,要向外倾斜着沿着划口转动,直至深人根部,将疔挖出。但干疔形状各异,有的上下粗细相同,多数上粗下细,少数上细下粗,有的还呈现葫芦样弯曲形,挖时注意不要偏离正常组织与非正常组织分界线,并随分界线调整刀的角度。
(2)蛇头疔生长在趾甲顶端,逆着趾甲横长的干疔,修治时患者仰卧,卡住患趾,先用抢法将趾甲抢平,再用轻刀断去趾甲的游离部分,露出干疔,局部常规消毒,用立刀挖出。
(3)窝心疔生长在甲板下中间的干疔,修治时,患者仰卧,局部进行常规消毒,卡住甲板,用立刀挖出。此种疔多系土大下小,挖时刀刃要向里倾斜,沿着正常组织与非正常组织分界线,依据病变组织转动进刀,直至挖出窝心疔。
(4)脖领疔生长在趾甲后缘的干疔,向甲根倾斜生长,修治时,患者仰卧,局部进行常规消毒,左手卡住患趾,右手用无菌条刀采取立刀挖法,不能偏离正常组织与非正常组织的分界线,杜绝刀刃刺伤毛细血管而出血,挖除后要将疔根部白膜撕净。
(5)潜趾疔亦称为嵌甲疔,生长在甲板侧旁,嵌甲内的干疔。修治时,先要对嵌甲进行修治,修治后使干疔暴露在皮肤表面,然后进行局部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指捏住患指,扒开甲沟,其余三指配合。右手持条刀沿着正常组织与非正常组织分界线使刀刃深人转动捻挖,直到把潜趾疔取出,然后局部作消炎处理。
(6)灰甲疔灰趾甲生长日久后,由于真菌不断侵蚀甲板,甲板出现糠糙部分下面生长的干疔,亦称甲下疔。修治时,首先对甲癣进行修治,使灰甲疔显露在易于挖除的视线中,然后进行局部常规消毒后左手持患趾、右手持条刀沿着正常组织与非正常组织的分界线由浅人深转着捻挖,如患者痛感增加至难忍时可使用表皮麻醉方法,缓解疼痛直至把灰甲疔取出,然后局部消炎,如出现血液渗出,可止血、消炎、外敷包扎,两周后进行灰趾甲的治疔。
2胼胝疔亦称垫疔生长时长有血线,亦有无血线均生长在脐脏的下面。
(1)跖胼胝疔 亦称肠垫疔、脚垫疔生长在足部掌8K、足弓中间、足跟和足赤白肉际处。单一生长较大的干疔称“单垫疔”,数个疔同时生长的称“多垫疔”或“综合疔”。修治时长在足掌跖与足弓中间的患者取仰卧位,长在脚两侧赤白肉际处,应向相反的方向侧卧,生在足跟部的应俯卧,足跟向上,卧位确定后,左手执住患脚,先用刀片,应用刀法或其它方法除去胼胝,然后进行局部常规消毒,用无菌条刀进行立刀挖或坡刀挖法把疔挖出,并将边缘片平、择净。
(2)踩骨胼胝疔亦称核骨垫疔生长在踩部脐脸内的干疔。修治时,先采取片或其它方法将胼胝去除,操作方法与治跖垫疔相同。
(3)趾胼胝疔亦称趾垫疔包括顶趾垫疔、盖趾垫疔、对指垫疔、大小偏趾垫疔、夹趾垫疔等,修治方法大同小异。
①顶、盖趾垫疔:先将胼胝进行片、起、撕、磨、削至疔的边缘,显露出疔面,进行常规消毒,分别用无菌条刀将疔挖出。顶趾垫疔用立刀挖,盖趾垫疔用坡刀挖。
②对夹趾垫:去除胼胝后,局部常规消毒,再用立刀挖,挖左侧时用反刀,挖右侧时用正刀法。
③大小偏趾垫疔:先去除胼胝,再用无菌条刀进行立刀挖。
④夹趾垫疔:大多采用先起后挖方法。
⑤骑马垫疔:先将胼胝四周划口切开,然后再用立刀沿着划口刀痕,推转至疔底,取出病变组织挖。
(4)血线疔或神经性血线疔 血线疔是在生长过程中,刺人真皮后与局部毛细血管溶合成了一体,挖之出血,修治时要边止血,边挖除。神经性血线疔,是在生长过程中,刺人真皮的非正常组织与局部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吻合在一起,由于疼痛较甚,修治时应在表皮麻醉和局部止血的双重实施下进行修治,修治后局部止痛、止血、消炎、外敷、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