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做网站流量分析
网站流量是影响电商转化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判定一个网站好与坏的重要标准。怎么做网站流量分析呢?下面就来学习一下。
一、流量来源分析
我们先来探讨流量来源分析。电子商务就是贩卖流量的生意,低成本的流量来源是保证企业盈利的重要条件。流量来源分析主要是要明白你的用户都是从那些网站来的,那些网站的给你带来更多的订单、那些网站的流量是真实的,那些是虚假等。
流量分析一般分析以下内容:
网站流量来源排名:那些网站贡献的流量多,那些贡献的少
搜索引擎关键词分析:根据关键词的来源分析来查看网站产品分布和产品组合。如果关键词查询多的产品却不是网站的主推品,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网站流量趋势分析:网站的流量是否均衡稳定,是不是有大幅度波动。一般来说流量突然增加的网站,如非发生突发事件,购买的广告位作弊的嫌疑比较大。
网站流量核对:查看是否有莫名流量来源,流量来源大不大。如果莫名来源流量很大的话,有可能是您购买的CPC或者其他资源被注水了,将您的广告链接分包给了点击联盟。
推介网站与直接访问的比例:推介网站可以理解为外部广告,直接访问就是用户直接输入网址。一般来说,直接访问量越大说明网站的品买知名度越高。
二、其次是流量效率分析
流量效率是指流量到达了网站是不是真实流量,主要分析指标如下:
1、到达率:到达率是指广告从点击到网站landing page的比例。一般来说,达到率能达到80%以上是比较理想的流量。这个也跟网站的速度有关,综合来分析一下。
2、二跳率:这个也是为了分析流量的有效性。如果是有效流量的话,一般会有合理的二跳。如果是虚假点击的话,一般是没有二跳的。当然不排除有些虚假作弊行为。
3、PV/IP比:一般来说,有效的流量,网站内容比较好的话,一个独立IP大概能有3个以上的PV。如果PV/IP比能达到3以上的话,一般说明流量比较真实,网站内容也不错。但是如果低于3的话,并 不代表流量不真实,也可能是网站本身的问题。如果PV/IP过高的话,也可能有问题,比如人力重复刷新等,要谨慎对待。
4、订单转化率:这个是最最核心的数据了,没有订单转化率,其他一切都是免谈!影响转化率的因素很多,需要我们对网站进行综合的分析与判定。
三、再次是站内数据流分析
站内数据流分析,主要用来分析购物流程是否顺畅和产品分布是否合理,主要分析指标如下:
1、页面流量排名:主要查看产品详情页的流量,特别是首页陈列的产品详情页。参照最终的销售比例,优胜劣汰,用以调整销售结构。
2、场景转化分析:从首页-列表页-详情页-购物车-订单提交页-订单成功页,的数据流分析。比如说,首页到达了10000用户,伺此后的数据分别是8000-5000-1000-50-5,购物车到订单提交页的相差比较大,大概就能看出来是购物车出了问题,需要改进。
3、频道流量排名:各个频道流量的排名,主要用来考虑产品组织的问题。
4、站内搜索分析:这个反应的是用户关心的产品有哪些,产品调整的最直接数据。
5、用户离开页面分析:用户在那些也页面离开最多?是首页还是频道页?是购物车还是订单提交页。突然的大比例的离开网站,往往预示这问题的存在。
四、最后是用户特征分析
1、用户停留时间:这个放在用户特征分析里有些牵强。而且目前监控用户停留时间的方式是:用户到达时间-用户离开时间,但是用户什么时候离开很难准确判 断,这种数据仅作参考,一般停留时间越长网站粘性越好。如果用户停留时间超过1个小时,基本就是假流量,或者用大打开网页忘记关了。
2、新老用户比例:老用户比例越高,证明用户忠诚度不错。但是还要考虑绝对量,不能靠新用户越来越少来衬托老用户比例越来越高。
3、用户地域分析:用户地域与订单地域分布基本一致,基本上就是用过互联网用户的分布比例以及经济发达程度等。这个对于提升区域配送及服务比较有帮助。
2怎么提升网站流量
1. 做好SEO
有技巧性地优化你的登录页面(网站),如Meta描述、主攻什么样的关键词,透过长尾关键词(内容营销长尾关键词如何找?用「Quora」帮你找到对的Long Tail Keywords)建立你的网页内容,这样人们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时,就能主动「发现」你,为网站带来流量。
完整的网站架构包括「关于我们」、影片简短介绍、常见QA或是QA问答讨论区、使用者评价、销售/服务推广页面,甚至是案例分析。
而最佳的获利机制是,你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是补足产业缺口的,在这个产业里的人们,或是目标受众他们都关注哪类型的议题,有什么疑问是待被解决而市场上还没有人提出如此完整的想法或实际做法,而你正是他们的最佳解。
2. 在在线学习平台上推广
既然你都知道消费者会透过网络查找资料或是学习相关的知识,那你就必须知道他们都怎么学?去哪里学?除了上述的SEO之外,你也可以到在线学习平台推广你的专业,不论是免费或是小额付费提供经济又实惠的打包课程,都能将客群引导至你的网站。
比方说你卖的是美妆产品,就可以提出一个系列的课程告诉大家关于化妆N的你不知道的秘密。又或者你卖的是身心灵放松的舒缓精油,就可以开一系列跟天然草本植物,与你的精油成份相关的学识,进而在课程中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商品(当然前提是不能太过于业配,毕竟你所在的平台主要的客群是抱持着求知欲旺胜于购物欲望的)。
目前国外知名在线学习的平台是Udemy提供除了学科上的专业如数学、工程、网页设计、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等课程以外,同时也有各种与生活相关的技能与知识,包括音乐、摄影、美妆、瑜珈等。
3. 群众募资
群众募资在这两、三年来非常热门,身为地球的一份子,网络让消费者看见自己能够藉由微薄的力量改变世界成就更多美好的可能,不论是改善生活上的不便、提供更完美的解决方案、让更多弱势的声音被听见等等。藉由提案者在平台上的文字、图片、影片,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消费者愿意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帮助他人成就梦想。
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很好,也可以透过集体式号召的力量让更多的人看见你。
目前美国和台湾知名的群众募资平台是Kickstarter与FlyingV,这一年来台湾则延伸了以文创、设计为使命的啧啧、以及支持内容创作者的群众集资PressPlay。
另外还有结合在线学习平台与群众募资的hahow(好学校),让任何人都能够「轻松提案」、「募资开课」的在线课程平台。理念是用学习需求来决定课程供给的方式,来解决跨领域学习门槛过高、既有在线教学内容不符合期待的问题。
4. 成为乡民的一份子
在论坛创造话题性,引导读者造访你的网页也是一种能增加流量的方式。比方说可以在台湾的PTT合适的版上见缝插针,藉机向大家宣传优质的内容,甚至进一步提到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又或者可以到美版PTT Reddit,透过观察潜在顾客们的讨论发言,使你更清楚他们的喜好、主要的痛点、意见与想法,进而透过Rediit营销。不过乡民总是不太好惹的,一个不小心可能会被「嘘」爆,至于眉角要注意些什么
3网站流量减少怎么办
一、重要信息没放在显眼位置
很多企业会把公司介绍,企业文化、发展历程这些自认为非常重要的信息,摆在了非常明显的位置,却忽略了企业主营业务产品和服务的介绍和宣传。这样的设计是反用户浏览习惯的,在显眼位置放置用户关心的关键信息,才是正确的设计。
设计网页的时候,要了解用户看到网页时,视线的集中点会落在哪里。网页设计并不只是往页面上堆砌信息那般简单,其实信息的分配布局是有相应的规则和习惯。页面的关键信息必须要在显眼的位置突出展现,才能更方便地被用户获取,不然的话其实很影响用户体验。
二、色彩搭配不合理
网页色彩搭配给用户视觉上的冲击是非常强的,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喜简约朴素的色彩风格的网站。相反,五颜六色的模块,色彩搭配太过耀眼会让眼睛很容易感到疲倦。如果网站的文字信息比较多,就更不能采用太鲜艳的色彩了。
设计网页时要保证页面的主色调搭配不超过三种,除非有特殊的需求。去了解并采用一些基本的色彩学知识原理来进行网页设计,颜色搭配,合理的配色会让用户体验提升不少。
三、浏览器兼容问题
用户在使用不同浏览器分别对网页进行浏览的时候,看到的效果可能是不一样的。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这个问题是必须要考虑的,这就要依靠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对于代码和其他技术性问题进行优化和解决。
由于现在人们的浏览习惯,企业网站可能会因为一个瑕疵或是一个细节的处理欠妥就让用户直接关闭网页,连真正了解企业网站的机会都没有。所以用户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4怎样快速提升网站访问量
1、论坛推广
这是增加网站访问量的常用方法。我们可以在一些人气较高的论坛发帖,在一些有用的资料里面附上网站链接,然后又针对性的放在论坛的里面,这样有助于为网站带来一定流量,还能扩大网站的知名度。
2、加入流量联盟
流量联盟也叫流量交换联盟,是指多个网站结为一个网站群,网站群的每一个成员都在自己的网站上链接其他成员网站的网址,这样凡是访问这些网站的访客均能通过链接访问到其他网站群的成员,从而达到相互之间交换流量的目的。
3、利用好收藏夹功能
如今,浏览器中一般会有收藏夹功能,用户往往把一些认为有价值且经常访问的网站放入收藏夹,那么,如何才能使我呢的网站被用户放入收藏夹呢?一方面,要把网站做的有吸引力,为用户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另一方面,不妨在网站上开发一些弹窗,提醒用户进行收藏。
4、运营HTML语言进行搜索引擎优化
打开网页的源文件,能够看到用HTML语言构成的整页代码。在其中,我们可以挑选一些热门词设置为与网站内容相关的关键词,只要搜索引擎开始工作,我们设置的关键词如果与搜索词一致,我们的网址就可能成为被搜索结果之一,从而增加用户点击访问的概率。
5、利用事件营销推广
当社会上发生一些引人关注的热门事件时,我们可以在网站上植入与之相关的关键词,并且对这些事件展开一定评论。这样,只要用户搜索这些热门事件,我们的网站就有可能展现在用户面前,也有利于网站访问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