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到底有多热?
从顶层设计层面,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已经出台,而从微观应用层面,从无人便利店到无人配送车,再到无人机、自动驾驶,各类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可谓“百花齐放”。
一般来说,人工智能共有6大核心技术专利,分别是神经网络、基因模式、专家系统、模糊逻辑、机器学习及自然语言处理,在这六大相关类别专利技术方向中,包括百度、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科大讯飞等在内的众多巨头都在分头突进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发。
那么,在人工智能大潮汹涌而来的当下,到底哪家平台或企业的专利布局更靠前呢?哪些行业或领域还存在空白有待填补?
就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在美国的申请和布局来看,相关数据显示,仅就“深度学习”领域而言,专利量占比前5大总和就超过50%,依序为微软、谷歌、三星、高通及IBM。剩下不到50%的比例由15家厂商瓜分,当中有3家中国企业,包括百度(3.3%)、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兆芯,3%)以及腾讯(2%) ,共占8.3%。
显然,仅就美国市场来看,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话语权还是重要掌握在美国本土厂商之中。不过,由于一些国内厂商采取了不同的专利布局策略,也拿到了一定比例或份额的人工智能技术专利。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百度是国内较早对外高调宣传人工智能技术的厂商或平台,但是,腾讯在“深度学习”领域中的也有了一定的布局。
此外,从事芯片制造的上海兆芯也在美国占有一席之地,表明国产芯片尤其是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基本与国外同步。
从专利申请人所属行业看,相关数据显示,人工智能专利申请者集中在运算科技,其余依序为控制、测量、数据通讯、信息科技管理方法、电信、视听科技等;在机械工程领域,以运输比重较高,属于化学领域则以化学工程比重较高。
这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对互联网厂商影响巨大,而且对很多传统行业或厂商具有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