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聘途径方法有哪些
到了年底招聘淡季的时候,也是员工人心涣算的时候,这时候不乏大量员工在这个时候选择离职,这时候对于我们HR来说应该如何面对呢,怎么才能在来年为公司注入一股新的力量,填补人员呢?
校园招聘会:如果担心年底人员不够,招聘会就可以提前着手准备了,这时候你要提前选好适合招聘的学校,提前报名。在招聘会上的学生可能大多准备过完年回来工作,这时候还是要做好人员安排。这种方法是比较直接的,效果比较好。
网站软件招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招聘软件和网站越来越多像是赶集、58。使用招聘网站可能需要花钱,但这无一不是一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但是有时交了钱也往往达不到效果,所以这时候企业要学会选择使用招聘软件,找到免费的招聘软件,虽然可能没有花钱来的多,但是如果招到也是额外的收入。
通过介绍:通过介绍要像达到效果吗,还是需要一定的金钱投入,可以让他人介绍一个付多少的酬劳,这种方法效率很高,不像网站付出可能没有回报。
媒体招聘:可以通过广告、报纸等形式来发布招聘信息,但是这种方法的人群针对性不强,可能吸引到很多求职者来,但是可能有很多不适合的,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金钱和精力
挖墙脚:通过高薪来吸引行业内比较优秀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
2校园招聘有哪些方式
又到一年的高校毕业季,校园里的大学生们已经跃跃欲试的准备找工作了。身为HR的你是不是也在为公司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懊恼呢成都华商教育建议一些岗位可以考虑校园招聘。而校园招聘有哪些方式呢!
为了满足校园招聘对招聘工作的需求,许多企业开始在招聘中大规模使用人才测评工具来对人才进行初步筛选,人才测评工具具有实施简便、快速、客观、全面的特点,尤其是目前所流行的远程人才测评工具可以实现异地考评,更为简化企业招聘工作提供了便利。因此,基于因特网或局域网的人才测评工具越来越成为企业招聘不可或缺的工具。
校园招聘的形式
认识了校园招聘的特点,分析了校园招聘的误区,如果企业想在校园招聘上有所作为的话,还需要了解一下校园招聘的形式。其实校园招聘并不局限于每年一度的校园招聘会,为了吸引到优秀的学生人才,各式各样的校园招聘形式已被众多求贤若渴的用人单位开发出来,汇总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专场招聘
在每年校园招聘的高峰时节,当地政府以及各高校都会组织一些大型的专场招聘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在指定的时间和场馆“摆摊设点”,为前来投递简历的学生提供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并及时进行选拔测试。这种方式一般适合于招聘对象明确,招聘人数不多的中小型企业。比起大张旗鼓搞巡回校园宣讲来说,可大幅节省招聘成本和时间,但因到场求职的学生来自于众多高校的众多专业,其学校及专业的针对性不强,而且由于地域限制,收集到合格简历的数量也未必尽如人意,所以对于具有大量招聘需求的企业来说,最终的招聘效果可能不会十分理想。
校园宣讲
校园宣讲会是企业在校园招聘伊始针对目标高校组织的专门的讲座,通过企业高层、人力资源负责人以及在本公司工作的该校校友的现身说法来传达公司基本概况,介绍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发布职位空缺、招聘条件和招聘流程等,通过情绪的感召与互动引导学生全面地了解企业。在宣讲会前一般会通过在学校网站发布消息、在校园张贴海报等形式宣传企业形象及其产品,达到一定的营销目的。有些实力雄厚的企业甚至选择全国巡回宣讲,整个校园招聘历时数月,足迹遍布全国主要城市。这种校园招聘成本固然不菲,但因为学校和专业都定位准确,所以招聘效果是最理想的,而且在整个巡回宣讲过程中对企业形象的宣传力度也比较可观。相对其他类型公司而言,网络公司比较重视校园招聘,许多知名网络公司都会在各高校举办多场校园宣讲会,如:多益网络,腾讯,网易等。
实习招募
实习生计划作为校园招聘的一个前奏,一般在应届毕业生生正式求职以前,特别是毕业前的那个暑假中,为经过初步挑选的大学生提供一些实习岗位,那些表现优秀的实习生,将会作为下一步正式录用的备选人才。实习生计划至少有三个好处,首先是可以避开校园招聘的人才争夺高峰,将一些优秀毕业生提前纳入人才储备库,在人才争夺战中抢占先机。其次,通过实习,企业能够提前了解应届毕业生的个性特点、人品、价值观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表现,有利于作出准确的录用决定;对于学生来说,也能通过实习充分了解企业,亲身体会自己是否喜欢这个行业,对今后的择业方向做出更客观理智的规划。第三,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这些实习生已经对企业和工作有了较多了解,一旦被正式录用,将来上班后也能够很快上手。
3招聘的渠道有哪些
1、现场招聘
现场招聘是一种企业和人才通过第三方提供的场地,进行直接面对面对话,现场完成招聘面试的一种方式。现场招聘一般包括招聘会及人才市场两种方式。
招聘会一般由各种政府及人才介绍机构发起和组织,较为正规,同时,大部分招聘会具有特定的主题,比如"应届毕业生专场"、"研究生学历人才专场"或"IT类人才专场"等,通过这种毕业时间,学历层次,知识结构等的区分,企业可以很方便的选择适合的专场设置招聘摊位进行招聘。对于这种招聘会,组织机构一般会先对入会应聘者进行资格的审核,这种初步筛选,节省了企业大量的时间,方便企业对应聘者进行更加深入的考核。但是目标人群的细分方便了企业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企业需要同时招聘几种人才,那么就要参加几场不同的招聘会,这在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企业的招聘成本。
人才市场与招聘会相似,但是招聘会一般为短期集中式,且举办地点一般为临时选定的体育馆或者大型的广场,而人才市场则是长期分散式,同时地点也相对固定。因此对于一些需要进行长期招聘的职位,企业可以选择人才市场这种招聘渠道。现场招聘的方式不仅可以节省企业初次筛选简历的时间成本,同时简历的有效性也较高,而且相比其他方式,它所需的费用较少。但是现场招聘也存在一定的局限,首先是地域性,现场招聘一般只能吸引到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应聘者。其次这种方式也会受到组织单位的宣传力度以及组织形式的影响。
2、网络招聘
网络招聘一般包括企业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甚至进行简历筛选、笔试、面试。企业通常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网络招聘,一是在企业自身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搭建招聘系统,二是与专业招聘网站合作,如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通过这些网站发布招聘信息,利用专业网站已有的系统进行招聘活动。
网络招聘没有地域限制,受众人数大,覆盖面广,而且时效较长,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大量应聘者信息,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其中充斥着许多虚假信息和无用信息,因此网络招聘对简历筛选的要求比较高。
3、校园招聘
校园招聘是许多企业采用的一种招聘渠道,企业到学校张贴海报,进行宣讲会,吸引即将毕业的学生前来应聘,对于部分优秀的学生,可以由学校推荐,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职位也可通过学校委托培养后,企业直接录用。
通过校园招聘的学生可塑性较强,干劲充足。但是这些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才能真正开始工作,且不少学生由于刚步入社会对自己定位还不清楚,工作的流动性也可能较大。
4、传统媒体广告
在报纸杂志、电视和电台等载体上刊登、播放招聘信息受众面广,收效快,过程简单,一般会收到较多的应聘资料,同时也对企业起了一定的宣传作用。通过这一渠道应聘的人员分布广泛,但高级人才很少采用这种求职方式,所以招聘公司中基层和技术职位的员工时比较适用。同时该渠道的效果同样会受到广告载体的影响力、覆盖面、时效性的影响。
5、人才介绍机构
这种机构一方面为企业寻找人才,另一方面也帮助人才找到合适的雇主。一般包括针对中低端人才的职业介绍机构以及针对高端人才的猎头公司。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招聘是最为便捷的,因为企业只需把招聘需求提交给人才介绍机构,人才介绍机构就会根据自身掌握的资源和信息寻找和考核人才,并将合适的人员推荐给企业。但是这种方式所需的费用也相对较高,猎头公司一般会收取人才年薪的20%-30%作为猎头费用。
6、内部招聘
内部招聘是指公司将职位空缺向员工公布并鼓励员工竞争上岗,如中国移动就采用这种招聘方式。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进行内部招聘有助于增强员工的流动性,同时由于员工可以通过竞聘得到晋升或者换岗,因此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留住人才。内部招聘的人才一般对公司和业务已经比较了解,因此可以较快进入新角色,不需要公司大量的培训成本。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缺点,如果企业过多的使用内部招聘,企业将缺乏新观点新视角的加入,员工存在一定的思维惯性,缺少活力。详细来说,内部招聘渠道包括职位公告、职位技术档案、员工推荐3种。以员工推荐为例,我国许多企业都采取老员工推荐的方法来招聘新员工,针对性、可靠性比较高。但要注意某一地区员工推荐过多的话,很可能会产生一些小利益团体。为了鼓励员工推荐,企业可以出台一些奖励措施。例如,2010年初,由于金融危机之后的企业订单激增,外来务工人员不足,深圳富士康推出了员工推荐老乡有奖励的方法,包括报销到深圳的路费及奖金200元。
7、员工推荐
企业可以通过员工推荐其亲戚朋友来应聘公司的职位,这种招聘方式最大的优点是企业和应聘者双方掌握的信息较为对称。介绍人会将应聘者真实的情况向企业介绍,节省了企业对应聘者进行真实性的考察,同时应聘者也可以通过介绍人了解企业各方面的内部情况,从而做出理性选择。已经有许多企业采用这种招聘方式,如高露洁公司就鼓励员工推荐并设置了些激励手段,如果应聘者被录取,介绍人将会得到一定的奖金。但采用该渠道时也应注意一些的负面影响:一些公司内部员工或中高层领导为了栽培个人在公司的势力,在公司重要岗位安排自己的亲信,形成小团体,这会影响的公司正常的组织架构和运作。
8、人事外包
所谓外包(outsourcing),英文直译为"外部资源",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在一个企业里,要健全人力资源部门就要设置配套的各种专业人力资源人员,如"薪资管理专员"、"招聘专员"、" 培训专员"等等。代价相对来说是相当庞大的。但是,在国内很多企业都没有这样的配备,尤其是一部分中小型企业,从性价比例值的角度来讲,他们没有必要在这样规模的企业中设置这样多的人员,于是就把这一块管理外包给人事机构,而专业的人力资源机构相对来说比自身企业做的更加完备,企业借助了更多专业的东西来完善自身人力资源不足的现象,从而节约自己的资源创造了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