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主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作为业主方项目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充分利用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动态地把控好项目管理中各项关键节点,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那么业主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呢?下面,勤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的项目管理技巧。
(1)合同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任何一个建设项目的实施,都是通过签订一系列的承发包合同来实现的。通过对承包内容、范围、价款、工期和质量标准等合同条款的制订和履行,业主和承包商可以在合同环境下调控建设项目的运行状态。通过对合同管理目标责任的分解,可以规范项目管理机构的内部职能,紧密围绕合同条款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因此,无论是对承包商的管理,还是对项目业主本身的内部管理,合同始终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
(2)施工合同是承发包双方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法律基础,为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明确承发包双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可以合理分摊承发包双方的责任风险,建设工程合同通常界定了承发包双方基本的权利义务关系。如发包方必须按时参加工程计量和支付工程进度款,及时参加隐蔽工程验收和中间验收,及时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和办理竣工结算等。承包方则必须按施工图纸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向业主提供符合约定质量标准的建筑产品等。合同中明确约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是承发包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双方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法律基础。
(3)合同是处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争执和纠纷的法律证据。建设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合同金额大、参建单位众多和项目之间接口复杂等特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之间、不同承包商之间、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以及业主与材料供应商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争执和纠纷。而调处这些争执和纠纷的主要尺度和依据应是承发包双方在合同中事先作出的各种约定和承诺,如合同的索赔与反索赔条款、不可抗力条款、合同价款调整变更条款等等。作为合同的一种特定类型,建设工程合同同样具有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力的属性。所以,《合同》是处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争执和纠纷的法律依据。从而我们可以看出,工程建设《合同》是调控工程投资的枢纽,是管控承发包人责权利的枢纽,所以,对业主而言,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必须加大合同履约管理力度,牢牢抓住执行《合同》这个核心,也就是说合同条款执行的越到位等于工程项目管的越好。只有切实规范了施工合同管理的全过程,合同管理环节才会在建设全过程发挥出其特定的强大功能作用,才会促进工程建设进度、投资及质量按照逾期的计划顺利实现。
2 业主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的管理
1.建立项目现场管理组织和岗位责任制。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建立项目现场管理组织和岗位责任制,委派我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协同监理工作,把每个岗位的职能工作分解落实到人,进行考核。同时充分发挥施工方、监理方和政府建设相关部门的作用,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因为他们才是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目标最终实现的关键方。
2.建立工地例会制度。定时召开工地例会,及时协调、处理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照质量目标、进度目标等进行全过程动态管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各项计划的编制者很难事先对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估计。气候的变化、不可预见事件的发生以及其他条件的变化均会对工程计划的实施产生影响,从而造成实际偏离计划,如果偏差得不到及时纠正,势必影响项目总目标的实现,通过例会制度可以全面、动态掌控项目实际进展情况。
3.按图施工,严把变更审核关。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图施工,决不能随意变更,如确许需变更,必须办理相关手续。同时对各种签证单等的签定流程必须严格把控,否则投资控制将是一句空话。前一段时间,我作为甲方在委托第三方审核的工程结算审核报告时,发现有一涉及地下室底板增加抗裂纤维等的变更,甲方只有现场工程师一人签字:“同意变更,具体金额审计确认”就盖了项目部的章。而结算时因该项目地下室面积接近一万平米,仅此项变更就增加造价几十万元,而签字的工程师事后对增加那么多造价也表示吃惊。这种情况的产生和变更的审核不严有很大的关系,若工程师签字前先咨询一下有关造价方面的工程师或变更单盖章确认前有一套严格的规范和流程,这样的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3 对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
1.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众所周知,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保体系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尽管实际中许多施工单位质保体系的运行并不尽人意,但如果连质保体系都没建立,那要保证工程质量根本就无从谈起,因此审查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非常必要,具体着重检查是否已建立质保体系,质保体系是否经认证单位认证,是否制定了明确的质量目标和计划以及质保体系是否行之有效等。
2.对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无疑必须严加控制。作为业主,主要做法是施工前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和合同的约定制定了材料检验和检查制度,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抽查相关票据、检验记录、报告、必要时组织相关人员到厂家进行实地调查等手段对材料的采购订货、材料的进场和材料的使用几个环节进行层层监控,确保所采用的材料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坚决杜绝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3.对生产设备的质量控制。包括生产设备采购订货的质量控制、生产设备加工制作的质量控制、生产设备组装调试的质量控制以及形成的生产能力的保证率等各个环节。其中对比较重要的设备采购,可采用甲控乙购的方式,即业主通过广泛的调查或根据长期的产品使用情况,确定5家以上的厂家由施工单位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施工招标时注明),从而有效地将产品质量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以上。
4.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及行业标准组织相关单位对分部、单位工程进行验收;并积极参与各项隐蔽工程的验收,尤其对地基基础等重要隐蔽工程必须做到“亲自过目”,严禁事后补签名等不负责行为。